一无所知。
见此情形,一旁的礼部尚书王家彦赶忙上前解释了起来。
紧接着,朱慈烺终于明白了有关于京卫武学的一切事情。
原来在明正统六年的时候,“叫门天子”朱祁镇开办了一所学校,名为京卫武学。
然后昭告天下,选拔都督以下子弟中才气较为出众者,以及民间武生等相关人员入校学习。
不过,与普通学校不同的是,这个学校不考文学知识,只考武学,旨在培养下一代武将。
而京卫武学中的“京卫”,通常由兵部侍郎级别的官员担任。
最初在京卫武学就读的学生,皆从年轻军官或者武将子弟中挑选,彼时大明刚建国不久,军官子弟亦颇为尚武,所以入学时已具备相当的武学基础。
毕竟在他们当时的观念里,他们日后那可都是要奔赴战场杀敌的,所以习武极为刻苦。
一时间,京卫武学声名远扬,确实也培养出了一批知名将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勋贵子弟对吃苦受累的习武之事愈发抵触,加之明朝中后期文官势力崛起,武将遭受打压,勋贵子弟便愈发不愿练武。
久而久之,前往京卫武学求学的人日益减少,于是京卫武学就这么停办了。
直至明朝天顺八年,有人上奏请求恢复京卫武学,京卫武学才得以重新开办。
但没过几年,又因缺乏新学员而再度没落,至今已沉寂一百多年了,导致大多数人都忘记了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