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一开始听到崇祯要册封他为陕西、河南、山西三边总兵的时候,李自成其实还是很开心的。
不管他是假投降还是真投降,这种被人重视的感觉还是很让他感到得意的。
特别是发布这道圣旨的人还是他曾经的...
###隐忧浮现
然而,就在大明上下沉浸在胜利与繁荣的喜悦中时,一股暗流却悄然涌动。朝堂之上,一些老臣对李天泽推行的新政心存疑虑,认为其过于激进,恐动摇国本。他们尤其不满于理工学院的扩展和女性教育的提倡,认为这有悖于儒家礼教的传统秩序。
与此同时,北方战场虽然告捷,但蒙古部落并未完全溃散。他们的首领巴图尔汗虽暂时退兵,却在草原深处秘密召集残部,意图东山再起。更令人担忧的是,有情报显示,巴图尔汗正与西域的一些势力勾结,试图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反攻联盟。
面对这些内外夹击的挑战,李天泽并未慌乱。他深知,改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真正的强者必须具备直面困境的勇气。于是,他决定采取一系列更为深远的措施,以巩固政权并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大危机。
---
###内政革新
为了化解朝堂内部的分歧,李天泽召开了多次廷议,邀请各方代表共同商讨国家大计。他在会上明确表态:“祖宗之法不可尽废,但亦不可固步自封。今日之大明,需以变应变,方能长治久安。”
针对保守派的反对意见,李天泽提出了一项折中的政策:理工学院的课程可以保留,但在内容上适当融入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