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銮熊转过身,那双精于算计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现在是什么年份?83年,华英谈判,港岛前途未卜。
你看看那些平日里最精明的商人,霍家押注内地基建,包家投资大陆港口,邵家更是早早放弃电影产业依赖内地制片厂。”
他语气愈深邃:“他们紧紧攥住华影的股份,真的只是因为看好这家公司的前景?不,他们是在寻找一个资金安全的避风港。”
话音刚落,窗外一阵欢呼声此起彼伏。
面板上另一个华影地产的股票也开始在迅异动,显示大量资金在买入。
……
港岛,临近六月暑气初升,舆论场的热度却比天气更盛。
街头巷尾的报刊亭前,围满了攥着报纸的市民。
港岛媒体的头版标题格外醒目,红黑字体撞得人眼生疼。
《戛纳三奖!
内地华影公司联合出品的〈肖申克的救赎〉震撼欧洲,正在北美热映,预计电影即将在港岛暑假档上映!
》——《明报》
《〈肖申克的救赎〉推动大陆股票热潮起!
华影市值破5o亿,资金正在疯抢内地上市公司股票!
》——《星岛日报》
《据港交会内幕消息传出,中概股受到市场热情追捧,远东交易所正计划引进大陆优质企业赴港上市!
》——《东方日报》
7o年代初港岛就曾出现全民炒股热潮,市民投机情绪强烈,甚至出现辞职炒股现象。
可后来恒生指数一泻千里,套牢了无数人,也彻底吓退了大半股民的热情。
如今港岛股市长期在低位徘徊,华影集团的股票突然横空出世,一下子点燃了不少赌性重的市民的兴致,觉得抄底的时机到了!
在一间茶楼里,茶客们放下手中的虾饺烧卖,对着报纸议论纷纷。
穿白衬衫的职员指着财经版:“我告诉你们,这华影影业比他的地产股更加有价值!
单单一部电影,就在北美拿到二千多万美元的收益,按汇率一亿多港纸啊!”
邻桌的老者呷了口普洱,慢悠悠接话:“后生仔,电影这门生意,今日食龙虾,明日啃咸菜咯。”
他放下茶杯,“我一把年纪见太多啦!
当年邵氏气势几威水?投资荷里活(好莱坞)大片,结果点?一部蚀到邵生都要拍心口。
电影今日赚两千万美金,听日可能就蚀三千万落海啊!”
穿白衬衫的职员却不以为然:“阿伯,你逗无认真研究公司!
华影点会净系拍戏咁简单?人哋喺起紧旅游影城,仲有服装厂、玩具厂日夜赶工生产电影周边,又是同美利坚的大电影公司合作,投资风险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