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你别着急(2 / 3)

>“姐,我们一定要上大学,然后带着爸妈走出这个镇子。”

“将来我们要去泸市!”

随着宋运辉在镇革委会门前用一千遍朗读《人民日报》,只为争取到一个上大学改变命运名额的剧情上演。

吴阿姨突然醒悟了过来,这剧是拍到马屁上去了。

《大江大河》电视剧的内容,都是围绕上面提出的政策展开。

国内一直倡导的精神啊!

稍微有点政治觉悟的同志,都清楚这是一部内容解读剧。

怪不得没播出前,央台的宣传声势如此浩大!

想必是得到了相关指示。

不认同电视剧里的内容,不就是不认同上面的讲话?

电视剧的内容,就是上面一直想要下面的人,清楚国内布的政策究竟怎么落实会议精神

电视剧的画面缺了一些色彩,李文丽忍不住埋怨道:

“爸,妈,咱家能不能换台彩色电视机啊!”

看着黑白画面,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怪别扭的。

……

寒冬的气息弥漫在燕京的大街小巷,但一部名为《大江大河》的电视剧,却如同一团炽热的火焰,在全国范围内迅点燃了观众的热情。

第一集播出后的第二天,《人民日报》敏锐地捕捉到了这部剧所引的社会反响,特别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

文章旗帜鲜明地指出:“家庭成分”

绝不能成为否定个人价值的依据。

“唯成分论”

这种陈旧的观念,不应再成为束缚年轻人展的枷锁。

这一观点,犹如一声响亮的号角,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与讨论。

因为电视剧上生的剧情故事,他们是真真切切的感同身受。

此外,这部剧甚至在国内引了一股抢购彩色电视机的热潮。

大家都知道彩色电视机,更好地领略《大江大河》这部电视剧的精彩。

在燕京电视机厂,原本到了年尾一片寂静的厂区,瞬间变得热闹非凡。

厂里的电视机订单,一夜之间竟莫名其妙地爆棚。

早在79年,燕京电视机厂就与日本公司合作,成功实现了jvc彩电的组装生产。

今年更是从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引进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线正式投产,可年产14英寸至22英寸彩色电视机15万台。

然而,81年国内电视机的总产量仅为3oo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更是只有6万台。

不是他们生产彩色电视机的产量跟不上,而是电视机价格高昂,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彩色电视机的价格更是普通电视机的三倍以上,能买得起的家庭少之又少。

况且,今年国内不少电视机厂都纷纷与外国公司引进彩电技术,蓉城无线电一厂甚至自行设计制造了彩色电视机生产线。

在国内刚刚改革开放初期的背景下,燕京电视厂之前的处境可想而知。

厂长办公室门口,一人满脸热情地朝着里面招呼道:

“毕厂长,你们的好日子可算是盼来了啊!”

毕厂长见来人是燕京供销社的王主任,同样热情回应道:

“王主任,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

王主任半开玩笑地说道:“下面的人都说找你提货没门儿,我要不亲自跑一趟,怕是你都把老哥我给忘了。”

“王主任,真不是我不给您面子,实在是厂里一下子生产不出来那么多货啊!”

毕厂长一脸委屈的样子。

王主任有些困惑,追问道:“你们以前生产的库存呢?”

牡丹牌电视机是当下国内的一线牌子,可销售主要依然靠下面的供销社、百货商品帮忙主推。

王主任实在想不明白,对方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