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马大回到编辑部办公室。
一个编辑工作人员便拿着信封,着急上前请示道:
“马总编,今天早上有一个自称是《情书》的导演张华,给我们杂志社送来一封信。”
“他人在哪里?”
马大惊讶道,连忙抢过信拆开。
编辑工作人员为难道:“他把信交给保卫科的门卫,就说要赶回燕京了。”
“哎呀,你们怎么有没有把人留下来?”
马大语气透着一丝埋怨,随后着急看起信里的内容。
他想确认写信人,是不是真的是在国际上扬名的知名导演张华。
只见马大展开信纸,快浏览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眼睛越睁越大,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逐渐转为震惊。
国内围绕着电影《苦恋》引了持续两年的争论,刚刚被京城的大领导带着人亲自定下调子。
被官媒批评散布背离社会主义祖国的情绪,被认为是对爱国主义的污辱。
作家差点被拉去枪毙!
这信里面的内容表出去,不是又要在国内闹出动静。
他不敢擅自做主,拿着信匆匆赶往社长陈喻孙的办公室。
“陈社长,您看看这封信。”
马大气喘吁吁地将信递到陈喻孙面前。
陈喻孙疑惑地接过信,认真阅读起来。
看完后,他不禁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这年轻人胆子是真的大的啊!”
马大附和道:“我也觉得很棘手。
这要是表了,就是跟那群老学究开战啊!”
随后小心翼翼的问:
“您看这文章要表出去?”
陈喻孙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其中的利弊。
《文艺报》一直遵循实事求是,敢于声的报刊。
甚至主动维护创作出《苦恋》的作家。
这要是屈服于权威软下来,传出去报刊还有威信?
陈喻孙停下脚步,咬牙道:
“,他的一些观点我认为是确定的,你们最好是先了解一下华法合拍电影的情况。”
马大点头称是:“好的,陈社长,我这就去安排。”
说完,他匆匆离开办公室,着手准备收集材料。
他预感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而这封信,或许就是这场风暴的导火索。
回燕京的火车上,龚樰盯着正在创作的张华许久。
按捺不住好奇心问道:“你写信骂他们?就不怕他们以后不让你拍?”
张华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龚樰,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坦然,
“如果现在的我都不敢声,那我在国内拍电影还有什么意义?”
“你不是可以跟老书记他们汇报?”
“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光辉。”
“什么意思?”
张华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让龚樰有些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