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自然是要凑一番这番热闹。
他麾下的蓝家军没有新式火器,如今跟其他的军队除了凝聚力和士气、军心要稍强些,其他的恐怕没什么不一样。
“加我一个可好?”
蓝玉主动说道。
魏国公徐达看了一眼,随后挑了下眉,也就笑着应了下来。
各方如火如荼。
等候多时。
等到陆羽重回国子监,虽未担当祭酒之名,但却已有祭酒之实。
他阔别多日再一次来到这学堂之上,刚一进去来到讲台,往下轻轻扫了一眼,正准备给这些学子们一个小小的震慑。
来自于他这个当代圣人的恩德关爱之时,往下一看,入眼所见的……
“我靠。”
陆羽来了一句优美的口头禅,直接就傻了眼。
只见安安稳稳跟个乖宝宝似的,手里面还拿着本子、文房四宝的人,不是别的,赫然间正是一众老国公。
一众身子都快入土的老家伙。不仅有国公,还有武英殿大学士宋濂,诚意伯刘伯温,朝堂上的几位尚书也都抽空跑了过来,没空的也都让府上或家里的人专门来听讲,为的就是把这笔记记全乎。
清一色都是比陆羽大上一轮甚至两轮的年纪,国公、尚书、侍郎……
“你们就别来这儿凑堆讨论了。”
陆羽掂了掂手中整理好的课本,哭笑不得地说,“这课让我怎么上?压力山大。”
本来世给这些新来的学徒们一个小小的下马威,眼前这群人加在一起,不给他陆羽一个下马威,陆羽可就是谢天谢地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先生可不能小看我们这些老家伙。”
诚意伯刘伯温竟也开始戴起了老花镜。
这老花镜制作本就不难,玻璃雕刻角度就能起到放大和缩小的效果,望远镜这玩意都出来了,再鼓捣出个眼镜本就是顺带手的事情。
工部那边的人,这点举一反三的灵性还是有的。
毕竟都是大明一朝最顶尖的工匠,最重要的是他们全部接受了实学的洗礼,再加上有刘琏这个工部尚书带头学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