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闻,纷纷点头。
如今朝堂。
丞相胡惟庸已身首异处,代表淮西勋贵一派的韩国公李善长也被警告,前不久还得知从偏远之地归来的开国文臣大儒宋濂不再参与朝臣之事。
老一辈手握重权的朝堂大臣们都渐渐隐退。
所以这朝堂权势,自然该由他们这些尚书取而代之,哪怕没有太多尊位,但权力一定要握在手中,这对他们来说才是实实在在的。
………………
第二日,《大明日报》上居然刊登了圣贤学说、孔孟文章,以及自先贤以来各个王朝的圣贤之言。
虽然没有将实学的版面全部覆盖,但突然出现还是让不少人惊讶。
这一举措使得实学原本节节高升的势头为之一滞。
那些憋闷许久的孔孟门生们自发上街。
他们头戴白色方巾,身着青色儒衫,一个个握拳举着横幅,在各大府县衙门前示威游行。
“实学之道,纯粹歪理邪说!孔孟圣贤之言自古传承数朝,难道要被实学打成旁门左道吗?”
“朝堂大人难道看不出实学对国朝的危害吗?
陛下难道也看不出吗?”
“太子殿下,请太子殿下出来主持公道!”
大量文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在洛阳新都内纷纷做出此举,惊动了不少人。
下了朝堂、从皇宫离开的百官听闻此事。
多数朝臣都将目光投向走在前方的几位天官尚书。
“孔家的人行事居然如此迅速、精准又狠辣,看来下一位衍圣公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刘淞低声阴恻恻地说道。
兵部尚书赵俊也跟着点头,“年轻人做事讲究个当机立断,这不正是我们想看到的吗?”
此时,礼部尚书朱梦炎出现在朱红色的长廊旁。
他面色凝重,目光忧虑,缓缓说道:“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昨日,他没去刘淞的府邸,便察觉到一些异样。
往日里行事。
锦衣卫可是无孔不入,陛下那边也极为关注。
可这一次,衍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