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勋爵九转制(5 / 6)

徭役,赏实封邑……”

徐达送上的这份奏折,详细规定了大明的征兵标准、养兵模式,更有军功封赏的具体规格。

看起来,这全新军制像是将大秦的军功爵制度和大唐的府兵制度相结合,如此繁复周到,倒也像是下了番苦心。

朱元璋看得极是满意,连连点头:“果真还是天德有法子啊!”

徐达倒是满脸羞愧:“说来惭愧,这军制中多项举措,乃是承他人指点,方有所得。”

“哦?”

朱元璋眉头微一挑动,立时笑了起来:“是你那好女婿吧?”

“陛下圣明!”徐达赶忙拱手。

他在猜出军改乃陆羽提议后,当然得去请教,翁婿俩商量了好半天,才大致得出军改的具体条例,而后,徐达又花了几天时间整合细化,才得出这最终的方案。

“天德,既然这新军制是你拟定的,那改革之事也都交给你了!”随即朱元璋向徐达下命令道。

闻言,徐达顿时苦着个脸道:“陛下,这新军制虽然不错,但若是想实施起来,恐怕有些困难!”显然他是意有所指。

武将这边虽然对军制改革虽也有怨言,可毕竟卫所腐败在先,而且军制改革也有惠及武勋之处,想来他们不敢提意见。

但文官这边不同,裁撤的卫所兵下乡,必定会抢夺士绅的权力,同时还扩大了武将的权力,而文官的基本盘都是士绅,他们能同意才怪呢!

“你是说那些文官吧!他们会同意的!”朱元璋慢慢说道。

这让徐达有些莫名,什么时候这群文官那么好说话了。

对此,朱元璋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咱打算在各乡镇加设乡官,大乡乡令为从八品,中乡乡令正九品,下乡乡令从九品,大乡和中乡还加设主簿一人,品秩较乡令再低一级。”

“妙啊!如此一来,我大明数以万计乡镇,岂不多了万余个官位?就算朝堂上的那些官员们不同意,但也不敢明目反对,不然他们身后的读书人都会撕了他们的。”听到这话,徐达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道。

“天德你说得不错,所以军改,设置乡官之事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