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修兵书,建军校!(3 / 6)

编一套兵书来,助我大明军队习练呢?”

陆羽记得,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都流传后世,他也正凭此兵书,成为大明一朝军事方面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而徐达,论战功和军事实力,并不亚于戚继光,只唯独在练兵和兵法著述上稍逊一筹,如若徐达也能编出一本传承后世的兵法,他又岂会比戚继光差?

“兵书?”徐达眼眸微动,显然已有意动,但他毕竟是沉稳性子,此刻仍在蹙眉自谦道:“老夫能行吗?”

陆羽越说越自信道:“当然能行了,岳丈乃我大明军神,若你不行,谁人能行?”

他将酒杯端起,敬了一大口,继续说道:“岳丈大人多年征战,将蒙元驱逐出中原,又挥师北上,彻底将残元歼灭,若将这征战过程和用兵策略整理出来,如何不能启示后人?”

“再者说,岳丈与开平王也是知交故友,厮人已故,您何不将其战功事迹记述下来,供后人瞻仰学习呢?如此,也就不怕后人以讹传讹,误解扭曲开平王了。”

“开平王!”

闻言,徐达顿时喃喃自语,他的耳边仿佛响起金戈铁马之声,他想起当初和常遇春一起打天下的峥嵘履历。

一幕幕场景,在他脑中清晰可见,就如同昨日发生一般。

诸般场景流转,最后竟停在常遇春意外身故那一刻。

“唉,若是老常还在,我老哥俩还能同坐一桌,把酒言欢,那该有多好啊!”

回想起常遇春,徐达泪如雨下,他对这昔年战友的情谊,着实惹人动容。

陆羽看在一旁,不由唏嘘感慨道:“开平王的陡然离世,的确是我大明朝最大的损失。”

徐达又干了一大杯酒:“若有他在,哪至叫蒙元窜逃大漠,累得我大明耗费十数年精力去北伐?”

提起北伐,又想起北境战事,陆羽忽地想起,历史上北境素来边关不宁,北元灭了,也还有瓦拉和鞑靼,后面朱棣将都城迁往北平,不正是为防备他们吗?

想着,陆羽不由担忧道:“如今开国一辈功勋,如岳父大人这些人,大多已到功成身退年纪,再往后数,虽说有永昌侯、西平侯等人依然骁勇,能扛起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