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气势正盛,你还要反驳说他不配教你们么?
好在,陆羽倒未恃功而骄,他并未再向其他人投以显摆嘴脸,只拱手面向朱元璋道:“几位殿下禀赋极高,但对于那学堂课业不甚感兴趣,所以学业不见长进,但他们并非不学无术,只是所长之处不在学堂。”
“像秦王和燕王,他们对那兵法甚有兴趣,谈及兵家之事颇有高见,我便授之以兵法,教他们行军布阵之书。”
“而晋王,虽稍显顽劣,但其聪颖异常,对国朝大事往往有独到见解,我便授之以政令朝事,教他学习为政要义,体会当国之难处。”
“至于吴王,他对花草之笃爱,已远朝旁务。我以此为依,将之兴趣往那医药之道上引,借他对花草之熟悉,助其理解医理药性……果真收到奇效!”
“这诸般举措,不外乎四个字——因材施教!”
事关自家儿子,朱元璋听得极是仔细,听完之后,他连连鼓掌,大是赞许:
“好一个因材施教,陆羽你这施教方法,倒与那先贤孔师大有类似,咱看你才懂得那孔圣为师精髓,有孔圣遗风哩!”
这般夸赞,教在场诸多儒家官员大是羞赧。
孔圣人是他们祖师爷,朱天子这般夸赞是什么意思?那分明是在点你们呢!
你们这些儒家传人,竟连孔圣人的精髓都没学到,反叫那陆羽学了个通透。
祖师爷叫人给撬了去,他们岂能服气?
可不服又有啥办法?
孔子最讲究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这不正是陆羽的教授之道吗?
众人只羞得无地自容,恨不能当场掘地挖洞,将头埋进去。
便在这时,朱元璋又朗声笑道:“陆羽教授诸位皇子有功,当赏!”
众人更不乐意了,大家集众弹劾,本欲参之一本,结果没让人挨到处罚,反助他搏得封赏,这下子,当真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了。
不少人兀自闷叹:早知如此,便不该上这劳什子奏章了!
虽说心有不满,但碍于陆羽表现优异,朝臣们对这封赏自是不敢置喙。
朱元璋沉凝片刻,抬头望向胡惟庸道:“胡相,那江宁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