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次谈话的核心内容如出一辙,要求他务必将销售部紧紧掌控于自己手中,并联合上下力量,从而实现对周安东的权力架空。
在此后的数天里,田宏伟始终沉浸在对这件事的反复思考之中。如果厂里所有人员真的能够齐心协力、团结一致,那么周安东的命令肯定连办公室都出不去。
不过值得深思的是,全厂科级及以上干部达两百多人,是否真的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密地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去抗衡周安东?
在他想来,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人多心就杂,而且毛呢厂也并非铁板一块,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
有着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和小团体,它们各自为政,彼此之间明争暗斗,互相算计。
有的小圈子是以领导为核心,拉拢一些亲信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有的则是基于共同的利益或者背景而结成同盟。
这些小圈子和小团体相互牵制又相互依存,使得整个毛呢厂的局势变得异常微妙又非常的平衡。
但是,只要周安东上任,别赶尽杀绝,那么这种微妙的平衡必将被打破。有些人出于某种利益,自然而然的就会向其靠拢。
到时候,他们这个所谓的联合立马就会成为笑话。而且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分化一批,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处理一批,凭周安东的智慧和手段,做到这些并不是难事儿。
所以,周安东出任毛呢厂厂长既是危机,同时也是机遇,关键在于周安东清淤的力度有多大。
要是周安东赶尽杀绝,大家为了自保,必然会联合起来,到时候抵抗肯定会非常激烈,周安东想要正常开展工作一定会非常困难。
如果周安东像他分析的那样,分化一批,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处理一批,必然会很快的掌握话语权,之后在对毛呢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过程中,才会一帆风顺。
周安东那么睿智的一个人,肯定不会选择赶尽杀绝,那样对他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坏处多多。
当田宏伟想明白这一切之后,兴奋之情怎么都压抑不住。他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这么多年来,收的礼品不少,但是钱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