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谍报信息(1)(2 / 5)

和物力来维持军队的正常运转,而且还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

眼下,由朱由崧所倡导推行的新政方才崭露头角,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现阶段的南明王朝,尚不具备发动一场大规模北伐战争所需的综合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轻率之举都可能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

在做出决策之前,必须深思熟虑、权衡利弊,确保每一步行动都经过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

北方清廷的情况朱由崧多多少少也是知道的。

满清肯定在江南布局了不少情报网,但同样的,朱由崧也没停止过对北方的情报收集。

如今随着锦衣卫和军情司逐渐完善,大明情报系统比起之前要好了太多。

特别是军事政令方面全部采用密疏制度,不是随便一个官员都能接触到的。

清廷想要获得大明军事机密的难度系数也增加了。

建奴鞑子是善于使用细作的,大明之前对于国家各种机密的管控,像马蜂窝一般也不为过,连重要的军事布局都能被建奴鞑子探查的一清二楚。

在众多人的眼中,大明朝的锦衣卫可谓是威风凛凛、声名赫赫。

但实际上到了大明后期,这些所谓的锦衣卫成员,大多数不过是依靠祖辈功勋得以世袭的纨绔子弟罢了。

他们空有其名,实际办事能力却是糟糕透顶,令人大失所望。要知道,锦衣卫可是肩负着替皇帝搜集情报这一至关重要使命的关键部门啊。

然而可悲的是,到了大明后期的锦衣卫,竟然连最基本的情报侦察能力都已近乎完全丧失,实在是愧对其昔日的辉煌与荣耀。

就拿天启年间来说吧,当时连续发生了好几起建奴鞑子奸细案件,可在整个破案过程当中,锦衣卫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建树,根本没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从这一点就充分说明了大明后期的锦衣卫早已今非昔比,沦为了一个徒具虚名的摆设。

天启六年的“守备武长春细作案”中,武长春冒名顶替其伯父武以扬的名额,利用金银开路,居然一路升到守备,在京师发展上下线为建奴鞑子服务,直到武长春喝醉酒吹牛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