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明末文化流失现象(3 / 4)

你见我这个大明皇帝都不错了,还想建教堂传教。

朱由崧摇摇头,“大明自有我中华之教,你们西洋有西洋之教;彼西洋之教,不必行于大明,亦如中华之教,岂能行于西洋?”

西方天主耶稣教传教士可不是啥好东西。

他们一手拿着圣经,嘴里说着仁爱,其实就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强盗。

且西方教义和中华文化严重相悖。

信仰和道德标准完全不一样,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而西方宗教文化则注重个人的内心修养和精神境界。

西方的宗教文化连祖宗都不认,认为一切都是属于上帝的,包括你的财产,甚至是子女。

西洋教的蛊惑能力太强了,而且是专门针对大明那些有文化的人。

蛊惑能力有多强大呢?

起初加入天主教是要捐献个人所有财产的,徐光启加入天主教,为了建教堂,把祖坟都刨开迁走了。

还有和徐光启并称“南徐北王”的王徵,因为纳妾违背了教义内疚到郁闷自杀。

汤若望来大明能结识无数大明文人权贵,嘴巴上的功夫自然是很厉害的。

为什么能说动明朝那么多大儒加入教会,无疑是抓住了他们的弱点。

那些大儒基本上不缺钱,物质上条件非常富裕,开始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大明出了一个心学大师王明阳,讲究知行合一,但是因为种种社会环境的原因,大明文化开始进入一个瓶颈。

明朝推崇朱程理学,人被视为天地万物中最崇高的存在,人的行为应与天的意志相符,从而实现人与天的和谐。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修养,并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以确保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

名家大儒一通嘴炮说教,一些原本有抱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年轻读书人,学了朱程理学,顿时就激情满满,开始要实行自己的抱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但是受大明的社会环境制约,又很难做点实事,让刚刚进入社会和官场的读书人被一顿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