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先求自保(3 / 5)

会犯这个错误,最不济也得组织军民来个应天保卫战。

要知道这应天府的普通百姓还是有很多人爱国的。

而且应天府的城防工事修建得超级坚固,据说二战时小日子投的航弹都炸不坏明朝修建的城墙。

对,不能慌,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好好谋划一下。

自己知晓南明的这段历史进程,得从中找到可以改变的可能。

他要把朝中那些有骨气的忠臣义士弄得多多的,将那些没骨气的奸臣败类弄得少少的。

朱小崧拿来笔,把明末历史中他熟知的事件和名人全部写在纸上。

但是写着写着,朱小菘感觉自己浑身都凉嗖嗖的。

他在纸上写的一堆名字中,一边是忠臣,一边是奸臣。

但现在应天府城中,朝堂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的文臣武勋,除了刑部尚书解学龙,侍郎高倬等寥寥数人,其他绝大多数居然全都靠不住。

留在南明朝廷堂文臣武勋都是一帮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主。

等清军来了发现自己没力气斗了,就马上跪下来换个老板继续当官继续嗨。

朱小菘放下笔杆子,心中再次无声吐槽,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想办法。

像刘宗周、陈子龙、章正宸等有进取心的忠臣义士,应该尽快将他们召回来,这些人不一定忠于自己,但是最起码是爱国的。

还有将来打应天府保卫战,也必须得有一个军事能力卓著,且对大明忠心的将领。

南明弘光朝有没有忠心的名将和猛将?

其实是有的。

孝陵卫指挥使梅春就是个猛将,清兵进入应天府,梅春组织孝陵卫意图夺回应天城,但因兵力太少,最后只剩十八人。

孝陵卫指挥使梅春带领仅剩的十八名士兵和清军拼杀,力斩350名清军。

至于名将,离应天府不远就有一个,他就是江阴县的典史阎应元。

要是把战绩作为参考,阎应元的军事才能,在南明绝对能排进前五,甚至是前三。

阎应元不是什么朝廷大员,只是一个离休的典史,相当于现在退休的县公安局长,在明朝只是一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