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数日之内,便已悄然成型。
“诸位,”高士彦面色凝重,首先开口,“地方上的同仁们,已经开始行动了。但这还不够!想要让陛下真正收回成命,根子,还在京城!我等,必须三管齐下,彻底搅乱林尘的阵脚!”
他伸出三根手指,语气森然。
“其一,翰林院!”
“翰林院,乃储相之地,里面的,都是今年新科的进士,是天子门生,是士林清望所归!他们,最是爱惜羽毛,也最重士林风骨!钱公,您是文宗,德高望重,此事,便由您出面,去敲打敲打那些新科的翰林们,让他们明白,为士林争利,就是为他们自已的将来争利!让他们,带头向陛下上书,反对新政!”
钱博明抚着胡须,傲然点头:“此事,包在老夫身上!那些小辈,还不敢不卖老夫这个面子!”
“其二,国子监与京师大学堂!”高士彦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国子监,皆是官宦子弟,是传统所在。而那京师大学堂,更是龙蛇混杂,里面多有寒门出身,被林尘那套‘人人平等’的鬼话所迷惑的学子!我们,要双管齐下!”
他看向一名礼部官员:“李侍郎,你在国子监,门生众多,便由你,去煽动国子监的监生,让他们上街,为‘祖制’请命!”
随即,他又看向一名侯爵:“武安侯,令公子,似乎就在那京师大学堂读书?听说,还颇有威望?”
那名一直沉默不语的武安侯,冷哼一声:“高大人放心。犬子虽不成器,但这点小事,还是办得妥的。我会让他,在大学堂里,好好‘宣传宣传’这新政,究竟是何等的‘利国利民’!尤其是要告诉那些穷学生,林尘,正准备断了他们的前程!”
高士彦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说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奏折!”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肃杀之气。
“从明日起,我要看到,雪片一样的奏折,飞进文渊阁,堆满陛下的案头!县令、知府、御史、给事中、各部主事!所有我们能联络到的人,都要上奏折!内容,不必相同,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新政推行,民怨沸腾,地方不稳,请求陛下,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