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纳妾5(2 / 3)

大唐永乐王 秋清逸 2141 字 19天前

台。

就在突厥人的注视下,半天之内,便立了起来。

今日,这座木台旗座上,立起来了一面大纛。

这面旗帜上,没有一个字。

只有一只似乎是,要择人而噬的猛虎。

黑虎旗。。。。。。

陇西李氏的标志。。。

突厥人的王帐里,劼力可汗和十几个万夫长,正在听使者的汇报。

劼力可汗其实早已经有了退意,他算好了一切,唯独算漏了,会突然跳出来,一个神经病一样的李俊。

所以,此时此刻的劼力可汗,进退两难。

就算是他想退兵,也没有办法说出口。

二十多万人,兴师动众的到了长安城外,如果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好处,他怎么回去?

如果他敢开这个口,以后他哪里还有威望?

而继续下去,明显的又占优势。

他只能等,等一个退兵的理由。

战是一定要战一场的,至于怎么打?

这里面的学问就深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原来的历史上,劼力可汗二十万骑兵南下,就没有遇什么大的抵抗力量。

劼力可汗唯一的错误,就是没有打下长安城,为了财物,就签订了渭水之盟。

虽然他得到了,很多的财物和人口。

同时也正是他的短视,从这一刻起,东突厥也开始了,灭亡的倒计时了。

但凡劼力可汗,不顾一切的攻打长安城,就玄武门之变后的混乱局面,以及事变时十六卫之间的厮杀,长安城绝对是守不住。

所以,历史没有如果。

一个人的眼光,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国家的命运。

所以李俊也特别佩服,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

一箭双雕的典故,可以让后人学习个几千年。

当时比李唐强大十倍的隋朝,都只能选择和亲的突厥。

他用计谋就把突厥,分裂成了东,西突厥。

历史证明了,只要分裂后的民族,或者是国家,就不可能和平的再次统一。

千多年前的三家分晋,应该是最有名的例子。

再一个就是著名的推恩令,这个顶级的阳谋,也能很好的说明这一个道理。

推恩令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太符合人性了。

劼力可汗在原来的历史上,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反正就是选择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而现在,李俊这个原来就不属于,这个世界上的人出现了,所以劼力他根本就没有机会选择了。

就算是李二,还是选择破财消灾。

李俊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计划,了不起就是,先打破长安城,把李二宰了再说。

只要李俊这样做了,又不选择自己做皇帝。

而是把皇帝位置,重新交给李渊。

无论谁写历史,都挑不出来他的毛病。

至于以后和李渊之间的争斗,或者是以后李渊的哪个继承人,之间的争斗,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

几千年来,大家族之间的传承也好,一个王朝的继承人也罢,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观,就是一夫一妻嫡长子继承制。

李二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逼父亲退位。

把兄弟的女人,抢进自己的房中。

把侄子侄女,几乎是全部杀光。

(如果没有李俊保护,原来的历史上,只留下一个李建成的女儿李顺娘。

在冷宫里被宫女,太监欺负死后,尸体丢乱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