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俺娘常说,做人不能只顾自己,要多帮衬乡亲。”
下午,王家村的老周赶着两头黄牛来了,牛身上还披着布帘,怕路上受了凉。
老周五十多岁,皮肤黝黑,手上全是老茧,一看就是常年跟农活打交道的人。
“晓峰,这两头牛温顺得很,就是有点认生,你让村民们别吓着它们。”
老周把牛绳递给林晓峰,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这是喂牛的注意事项,你让他们照着做,别给牛喂太多,也别喂太凉的水。”
林晓峰接过本子,认真看了看。
“谢谢周叔,俺记住了。您要是不着急回去,晚上在俺家吃饭,俺让俺娘做几个菜。”
老周摆了摆手。
“不了,俺还得赶回去,家里还有事。你们要是有啥问题,就去王家村找俺。”
送走老周,林晓峰把牛赶到林德生家的田里。
林德生已经扛着犁铧在田里等着了,看见牛,激动得直搓手。
林晓峰帮着把犁铧套在牛身上,又跟林德生讲解怎么赶牛、怎么控制犁的深度。
“德生叔,赶牛的时候要轻轻喊‘驾’,想让牛停下就喊‘吁’,转弯的时候要慢慢拉缰绳,别太用力。”
林晓峰一边说,一边示范给林德生看。
林德生跟着学了几遍,慢慢找到了感觉。
牛拉着犁铧在田里走,翻起的泥土带着新鲜的气息,林德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林明远和赵青江也过来帮忙,林明远跟着林德生学赶牛,赵青江则在一旁整理田埂。
几个人说说笑笑,田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晓峰,你看俺这样赶对不对?”
林明远拉着缰绳,小心翼翼地喊了声“驾”,牛果然慢慢往前走了。
林晓峰笑着点头。
“对,明远哥,就是这样,别紧张,牛能感觉到你的情绪。”
“晓峰,俺家种子已经泡上了,明天就能播种,你到时候来帮俺看看呗?”
赵青江在田埂上喊道。
“没问题,青江叔,明天一早俺就去你家。”
林晓峰应道。
夕阳西下,田里已经耕了一大半。
林德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林晓峰说。
“晓峰,今天真是多亏了你,不然俺家地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耕完。晚上去俺家吃饭,俺让你婶子做你爱吃的贴饼子。”
林晓峰实在推脱不过,就答应了。
回到林德生家,林德生的媳妇已经做好了饭,桌上摆着贴饼子、炒鸡蛋,还有一碗咸菜。
林德生拿出一瓶白酒,给林晓峰倒了一杯。
“晓峰,尝尝俺这酒,是去年自家酿的玉米酒。”
林晓峰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劲不大,带着玉米的清香。
“德生叔,这酒真好喝。”
林德生笑着说。
“好喝你就多喝点。晓峰,俺跟你说,村里现在都夸你呢,说你是个有本事又热心的孩子。以后村里有啥大事,俺们都听你的。”
林晓峰放下酒杯。
“德生叔,俺就是做了点该做的事。村里的事得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出力,才能把日子过好。”
吃完饭,林晓峰往家走。
路上,他看见村民们都在自家田里忙活,有的在耕地,有的在泡种子,脸上都带着希望的笑容。
他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都值了。
第二天一早,林晓峰先去了赵青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