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两人来到了一件破茅屋前。
“东家,这里就是吴忠来吴先生家。”
王二沉声道。
赵寒愣了一下。
他知道吴忠来清廉,却没想到,对方会清廉到这般地步。
这个村子里的茅屋本身就已经够破旧了,而眼前的这座尤甚,四周连院墙都没有,只是用树枝简单的围了一圈,所谓的院门也不过是将几根较粗的树枝横竖交错,然后用绳子捆住。
院内的两间草屋,四面漏风不说,一阵微风吹来,整个房子都会摇摇欲坠,给人不知何时就会崩塌的错觉。
而透过房子的的缝隙,依稀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
不过几平方的空间,却显得极为空旷,里面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充分阐释了什么叫做家徒四壁。
作为京官,吴忠来被罢官之前,每年的俸禄是不少的,在不挥霍的情况下,养活一家人还能节余不少,断然不该过的如此贫苦才对。
但架不住他心肠极热,凡是看到那些穷苦的读书人,他总是会拿出银子相帮。
就他那点俸禄,哪够这样用的,据说,即便是在京城为官的时候,吴忠来一家老小都时常饿肚子。
这也让赵寒不免心生钦佩。
户部可是六部中油水最肥的地方,只要手指头稍微动动,一年下来贪墨个上万两银子,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就这,已经算是清廉了。
然而,吴忠来这些年,却能一直出淤泥而不染,便十分的难能可贵。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为了求名。
但赵寒并不这样认为。
君子论迹不论心,不管吴忠来是怎么想的,但就其行为来说,确实是一个清官。
“据我所知,吴忠来还有妻子和一儿一女,他们一家老小,平日里是怎么过的?”
赵寒忍不住问道。
“听村里人说,他被罢官后,在回来的路上,夫人得了重病,最终没能救回来。他女儿前些年便嫁给了邻村的一个读书人,前两年发洪水,他女婿一家活活饿死了,儿子眼见在家里活不下去了,便出去闯荡,至今也没有任何的消息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