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明人面前不说暗话,生产出来的车子,供不应求,下一步,将要打开在间中的销售渠道,到那时,还得大量生产轻型车。”
“好,那我就直说了。对于以前的价格,那是处理价,如果郑老板还要跟我们合作,价格自然要上去,不然,我们可是亏着本的。”
一翻讲价还价之后,以十二块一套的价格达成协议,不过,郑八斤提了要求,必须按自己的规格生产。
董经理在外的渠道断了,已经没得选择,下面几百工人要养活,不能长期不生产,只要能维持下去,他就得干。
郑八斤快速度拟定了条款,二人在食堂里吃了饭,签下了协议,还留了电话。董经理急着离开,说是马上就安排人生产。先生产一千套重型车的,下一步就生产轻型车。
人们看着突然改了行头的郑八斤,不由得刮目相看,心说,老板就应该这样,不然,像个小混混一样,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解决了轮胎的事情,郑八斤连夜忙着联系其他配件的厂商,有了纳女士这个幌子,一切显得很是顺利。
郑八斤心中暗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就是人才。只有先做大做强,才能让天下的人才闻风而来。
第二天早上,郑八斤醒来,看看时间还早,想要再休息一会儿,突然电话响了起来。
他在宿舍里安了分机,就是为了半夜接听方便。有些奇怪地接了起来。刚安的电话,知道的人并不多,就连经销商胡忠都不知道,会是谁呢?
一个女人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听上去有些焦急,依然很客气地说道:“请问,是郑老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