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夫人一个死遁,险些要了我命4(2 / 4)

>

可谁都没想到,年仅十三岁的秦梦娇会在哥哥去世后,身着素缟,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小侄子,敲响那几十年都不曾响过的登闻鼓。

那一日,皇城外遍地都是闻声而去的百姓,

他们无一不为秦家惋惜,也终是等到了期盼的奇迹。

金书灿然,光彩夺目,钱锣铁券,蒙祖宗庇佑,

皇帝当着文武百官,上万百姓的面,被迫答应所谓的十年之约,

也为那秦家唯一的男丁,恢复了世袭的爵位。

这八年来,大大小小共计一千一百三十九场战役,

梦娇她伤过,可她没输过。

转眼,已经快到十年之约的最后一个年头,就算老皇帝不将她召回,她自己也是要回来的。

也不知嫂嫂和小侄子如今过得还好不好,

不过想到那一卷铁券,皇帝只要不傻,就不会选择动他们孤儿寡母...

至于明知那位忌惮她功高盖主,她回京这一路却仍旧选择高调,

一则,是她秦家军向来在百姓面前如此,军威浩荡,就该万民敬仰。

二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周元若是容不下秦家,那她筹谋多年,也该换一个容得下的才是。

本以为还要苦寻一番人选,倒是不想此番回来,竟是遇到个现成,还正好与老皇帝有结的。

至于秦家自己上位,她不是没有想过,

只是名不正言不顺,她不能置秦家百年的名声而不顾,

到头来违背老爷子的初衷不说,还要被扣上拥兵自重的帽子。

枪头寒芒闪烁,马蹄声整齐踢踏,

飒爽英姿的女将奉召回京,却硬是走出了班师回朝的气势。

从进入外城门开始,发现是秦家军的百姓就已在自发跟随,

穿过先农坛和热闹非凡的外城,仍旧有不死心追随的百姓,就为了多看这些保家卫国的将士们一眼。

甚至人群中除了满目敬仰的男子,更是不乏两眼放光,对梦娇这个长安王崇拜不已的女子。

子书赫玄坐在棋盘街官驿的二楼,手中捏着青瓷杯子朝楼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