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晓以大义(2 / 3)

那头目面色蜡黄,双眼闪过一丝阴毒,尽管双腿已废,疼痛难忍,但他仍强撑着凶狠地说道:“狗贼,你是何人?也配问唐王下落?”

余乐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缓缓收起金阳剑,缓步向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贼寇的心头。他说道:“我乃大乾抚远大将军余乐,奉命征讨各地贼寇,还天下一个太平。至于你口中的唐王,哼,不过是一个将百姓拖入深渊的罪人罢了。”

那头目闻言,脸色微变,但仍强自镇定道:“你胡说!唐王起义,乃是为了反抗大燕王朝的苛政,是为了我们百姓的生计!你休要污蔑他!”

余乐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与痛心。他说道:“起初,孙宪或许真的是为了反抗苛政而起兵。但到了后期,他变了,变得只知享乐敛财,早已忘了初心。他的起义军也因此失去了战斗力,被乾军击败,节节败退。而你们,这些贫困农民出身的贼寇,却还在为他卖命,殊不知,正是他让你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那头目身边几名喽啰突然从树丛中出现,想上前来救,却见余乐轻轻一挥手,数点黑点激射而出,那些喽啰纷纷倒地不起,满地打滚,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显然是中了余乐的暗器。

余乐目光深邃,语气中带着几分悲悯与难以掩饰的冷峻,继续说道:“你好好瞧瞧,这片曾经肥沃千里的土地,眼下却变得满目疮痍,荒芜不堪。农民们轻信了孙宪之言,纷纷抛下了手中的锄头,踏上了造反之路。良田因此荒废,粮食颗粒无收,百姓的餐桌日渐空虚,生计无以为继。那些曾经安分守己、勤勉耕作的农民,被一时的狂热蒙蔽了心智,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最终落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下场。

你们口口声声颂扬的唐王,带给你们的真的是所谓的‘希望’吗?不,那不过是镜花水月般的虚幻泡影,一触即破。你们所受的饥饿之苦,虽是自食恶果,但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那些无辜的乡亲们,他们勤勉耕织,与世无争,却因你们的暴行而饱受磨难。家园被无情焚毁,沃土被肆意践踏,青壮劳力被你们的谎言所蛊惑,远离了熟悉的田园。家中的老者与孩童,无力耕种,只能被迫背井离乡,踏上乞讨之路,饱尝人世间的辛酸与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