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大量,勿与在下计较。”
顾炎闻言,微微点头,心中却暗自懊悔:自己刚才险些因一时之气,得罪了这位当朝太师。他深知,这位付太师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蔼可亲,但实则心机深沉,不可小觑。今日能够化险为夷,实属侥幸。
……
“付太师,寒舍尚未收拾,到处凌乱不堪,见笑了。”顾炎说道。
“皓山先生,您是燕朝重臣,文坛泰斗,江南士子的明灯。如今钱雍隆、刘奎在钱江府建立的小朝廷一定会号召江南士子、军民百姓反抗大乾,您对眼下这个时局有何见解?”付德彪眯着眼睛盯着顾炎问道。
“付太师过誉了,燕朝已逝,如今我不过是大乾一介降臣,哪有什么文坛泰斗之名。至于江南士子与百姓之心,实则复杂难测,非一言可蔽之。”顾炎谦逊中带着几分感慨,引两人步入正题。
“钱雍隆、刘奎据钱江府自立,确实会利用昔日燕朝余威,试图激起江南的反乾浪潮。但他们忽略了几个关键之处。”顾炎缓缓踱步,目光深邃,“其一,大乾统一大势所趋,人心思定,长久的战乱已让百姓疲惫不堪,渴望和平安宁。其二,江南士子虽多怀故国之思,但更多者,重视学问之道,不愿无端卷入纷争,影响文化传承。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钱、刘二人缺乏足够的军事力量与民心基础,难以长久抗衡大乾的天兵。”
付德彪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皓山先生分析透彻,那么依先生之见,我大乾应如何布局,方能迅速稳定江南,乃至一统天下,避免更多无谓的牺牲?”
顾炎沉吟片刻,道:“首先,需施行仁政,以德服人。大乾应派遣公正廉洁的官员接管江南各地,减轻赋税,鼓励农耕商贸,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新朝带来的实惠。其次,对于江南士子,可设立专门机构,如‘文渊阁’,延揽贤才,参与修史、编纂典籍,既彰显大乾对文化的尊重,也消解他们的抵触情绪。再者,对于钱雍隆、刘奎等割据势力,宜采取分化瓦解之策,对于其中愿意归顺者,可给予宽恕与重用,以示大乾包容之心;而对于顽固不化者,则须雷霆手段,速战速决,以免战事拖延,伤及无辜。”
“此外,”顾炎补充道,“还应加强情报工作,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