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为了维护佛门正统,那些死性不改的人迟早得清理掉。
至于青婉传给胡晴的佛法,自然是来自佛祖那里的真法。
……
平城的文庙,位于一座官办的学府之内。
学府中先生主要教授佛学,也涉及儒学和道学等学说。
能在其中读书的学子,几乎都是本地权贵大族的子弟,根本没有什么寒门或普通学子。
这里算是给大族子弟们的一个交流平台,能学到多少真东西并不重要。
毕竟这些人倚仗自己的家世就能去为官或修行,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哪里需要费尽心力去学那么多。
此时书院还没有正式开学,因为受到规整佛门的影响,各地方有关于佛学的教授也受到了影响。
以后该教什么样的佛经,都要经过官府的重新报备。
乘坐元重的马车,一路畅通无阻的入了书院,然后来到文庙之外。
刚才元重让人在文庙中布置了一番,文庙里外已经洒扫干净,还换了些装饰,变得整洁一新。
魏国没有儒家文圣,庙中便只是供奉着儒家一些古圣先贤,给人瞻仰祭拜之用。
虽然魏国主张佛学,但国内不乏一些儒家弟子存在,立这样的文庙也是有这其中的原故。
陆正几人下车走入文庙。
来到文庙之内,陆正感受到有儒道文气的存在,气息不算浓郁,只是萦绕在几座殿宇周围。
进入文庙主殿,映入眼帘的便是儒家几位古圣,玉石雕像栩栩如生。
不过这些圣像并不存在什么圣人念头,毕竟古圣的意志要在人世间维持长久是很耗香火和文气,这里可没有条件供养哪怕一缕圣人意。
当年陆正在开阳县祭拜文圣,那也是县令帮忙走了一道程序,让安国那位半圣的香火念头有了一点反应,可没有惊动到儒家大道中的古圣先贤们。
至于后来开启浩然文宫,那则是另外的一回事。
跟在陆正旁边的元重下意识抬手,双手合十想要行了个礼。
忽地,元重又很快反应过来,动作顿了一下。
以前拜佛像形成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