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亩都普查清楚。
这才是宰相们要辅佐君王该做的事。
马周道:“我听说一些偏远之地的都督、刺史,天高皇帝远,在任上胡作乱非胆大包天,有人搜刮百姓,有人刮地皮,各种巧取豪夺,甚至是侵占民田,
还有人更是不把治下的獠蛮戎狄不当人,公然掠卖人口为奴。
那些偏远之地,地方豪强和蛮夷们叛乱四起,其实大都是被逼的不得不反。”
李逸当然也知晓这些。
就好比说交州,
朝廷官员最是畏惧,山海迢迢,岭南又有瘴气、湿热等等,觉得去那就跟流放一样。
但真被迫到了交州做官,却又是能发财的。
甚至在东晋南朝时期,就经常出现,有的官员太穷,最后便求皇帝外放一任交州官,这样苦上几年,就能发一笔财回来了。
而事实上,多数去交趾的官,都发财了。
去广州的,也发财了。
靠什么发财,当然就是靠各种贪污、索贿,甚至是走私贸易,乃至于做人口贩卖等。
有些狠的,直接派军队,或组建自己的捕奴队,去攻打那些獠蛮部落,掳掠人口贩卖为奴。
又或者利用职务之便,把外来海商船上贩来的香料象牙犀角等一些货物,先买断再转卖。
总之,
在那种鬼地方,
这些朝廷命官,缺少正常的监督制掣,简直就是无法无天了。
大唐看起来,只用了六七年,便几乎一统天下了。
可实际上,
这天下仍还千疮百孔,处处跟个筛子似的,全是漏洞。
很多地方,都是草台班子。
“要开创盛世,任重道长啊。”李逸感叹。
也正为现状如此,李逸和皇帝没法无为而治。
沉疴不用猛药不行了。
一壶茶喝完,
李逸叫来户房的三位主书。
“统计的如何了”
“禀司徒,自李义宗被诛杀于狗脊岭并分尸城门示众后,不少皇亲国戚、贵族豪门都积极申报田亩、主动上缴义仓粮。
义安王李孝常向朝廷献地五十顷,粟一万石。
又将长安、洛阳周边良田五十顷,出售给自家无地佃户。
赵郡王李孝恭、淮安王李神通、襄邑王李神符等数名宗室郡王,也都已申报田亩、缴纳义仓粮,
还拿出了不少田地卖给无地佃户。”
上次皇帝降宗室无功郡王为县公后,还保留了一共十八名郡王。
如今,
李逸、李孝常、李孝恭、李神通等都在带头,
又是主动申报名下田亩,又是积极缴纳义仓粮,
还有给朝廷献地捐粮的,
多少都还出售了一些田地。
十八位郡王,个个占田都超限了,全都是拥有千顷以上的大地主。
现在拿出那万八千亩的,其实也只是表个姿态。
但这个姿态很重要。
毕竟眼下新政刚推行。
好在有李义宗这个短命鬼,倒是打破了僵局。
李逸本就带头又纳粮又卖地的,现在李孝常也被迫跟上了,
其它郡王也只能跟上。
虽然皇族里,太上皇和当今皇帝的儿子们,还有二十多个亲王呢。
但这些亲王还年幼,
论影响力还不如这保留下来的十八位郡王。
他们一带头,
那就是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