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怀念太上皇
“冈州刺史冯士翙据新会而反。”
崇贤殿中,皇帝站在那一架架书卷之间,忍不住叹气。
岭南的叛乱还没有结束,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冈州就在珠江口,位于广州西南面,这里都反了,可知道局势已经到了什么激烈的地步了。
李逸随侍皇帝身旁,手拿着一卷藏书翻看着,却不怎么在意。
“冯士翙是冯暄之子,冯暄联合宁长真等叛乱,他儿子早晚会反,这也在进行预料之中的。
广州都督刘兰成已上奏朝廷,他到任广州后,已经整训水陆兵马,加固城防,冯三官的叛乱他早有防备。
事实上,冯三官是不得不反了,他再不动手,刘兰成就要拿下他了。现在仓促而反,也不过是垂死挣扎。
冈州如今处于广州刘兰成、泷州陈龙树和高州冯盎包围之中,要不了多久,陛下便能听到刘兰成捷报了。”
冯暄冯三官父子的叛乱,刘兰成都不需要太出力,只要表态支持冯盎父子出兵征讨这些叛乱便是。
冯盎冯暄兄弟俩,可是争斗多年,现在冯盎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岭南这次叛乱,本质上就是冯宁陈三大家族的内讧,冯盎等选择借助朝廷之力来对付冯暄等,冯暄宁长真等则联合俚僚势力。
朝廷根本用不着急,稳住广桂交三个核心要点就行了。
稳坐钓鱼台。
“岭南的事,得慢慢来,先加强桂广交三州控制,派官、驻军,一边发展海上贸易,
扶持冯盎等打击对抗朝廷的冯暄等势力。”
此消彼涨,朝廷在岭南可以不断渗透、壮大势力,以三个要点扩张,以点成线,以线带面。
最终,整个岭南都要服王化,到时登记户籍、清量田亩,纳税服役,都是必然。
说到底,
岭南之地,尤其是如交趾,
每当中原强盛之时,自然只能老实顺从,而一旦中原大乱时,往往就会趁乱割据一方,地方的那些豪强就趁乱而起了。
“义安王有没有找你求情”皇帝问。
“肯定是有的,他家六郎娶的妻子是河南姬氏,是我妾侍之妹,义安王府那边,我跟六郎关系是较好的,他这两天几乎就蹲在我家了。”
李逸也没隐瞒这事,
“陛下,李义宗咎由自取,死有余辜。义安王也是大为后悔,他愿意带头配合清量田亩,缴纳义仓粟。
而且还愿意向朝廷献田五千亩,粟万石!”
“只求陛下能够让他们早日把李义宗的尸骨收殓安葬,也希望圣人能够网开一面,赦免李义宗的妻妾和年幼的儿女们。”
五千亩地,万石粟。
这本来是李孝常让儿子义余找李逸帮忙,承诺的好处。
李逸建议献给朝廷,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表态拥护限田令和义仓粮新政,尤其是带头清量田亩。
把原来隐匿的田亩都交待出来,把庇护的隐户也交待。
认错得认真,挨打要立正。
义安王府唯有如此,才能过此劫。
李世民冷笑一声,“当年义军南下,李孝常身为华阴令,主动献出永丰仓迎接义军,确实也是立了功劳,永丰仓的粮食很及时。
太上皇也念及当年与李圆通的旧情谊,加上他这献永丰仓之功,后来特别赏赐他义安王之爵,还属籍宗正,待他可是不薄。
说实话,
李孝常除了当初献了这永丰仓,后来可还有立下过什么功劳吗
他原本也不过是个县令,在利州总管数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