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臣反对(2 / 3)

他能用百天,就彻底接掌了天下,让天下安稳,那么再给他三年时间,他相信能做到更好。

边疆外患已除,內政又安定,他要面对的可比太上皇那时好多了。

这趟御宿乡之行,让皇帝对未来又增添了几分信心,他已经找到了治理国家的钥匙。

主客户制和开徵商税,加上义仓粮,未来两税法,这些都能让大唐更上层楼。

十年,李世民只需要安心改革发展十年,十年生聚,不敢说人口翻番,但肯定能增加一二百万户的客户。

九年耕而有三年之食,十年时间,足够他储备很多粮草器械,到时灭吐谷浑、再征高句丽,恢復汉之安西都护府和辽东四郡之地李逸骑著匹契丹马,隨著马摇晃著身子,看著漓河畔这些即將收穫的水稻,这御宿乡漓河畔,自他回来后,连续五六年了,好像除了中间几次夏秋山洪,並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旱灾,也没有蝗灾和早霜等严重灾害。

这几年,御宿乡的百姓,確实是越过越好了。

未来几年,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吗

他努力回忆著,好像武德九年,贞观元年二年,关中似乎都有不小的灾害,旱灾然后好像还有过黄河中下游和长江的水灾,再就是有大蝗灾。

这两年,他没印象,也许没有,也许是他不记得。

他记得史书记载,贞观一二年的时候,斗米值匹绢。

粮价依然很高,这里面有很大部份原因是战爭带来的,从武德六年一直到九年,突的入侵越来越严重,頜利甚至打到了关中平原,饮马渭河,兵临长安城下了。

整个河东,从並代,再到泽路,都被突厥游牧骑兵给劫掠,而关中平原渭河以北,也没逃过。

而如今,李逸和李世民联手,提前七年,降服了突厥。

北方的边患解决了,甚至內地割据叛乱,也提前解决了。

如今李世民接手的大唐,確实是一个极好的窗口期,没有外患,没有內乱,安心发展內政,休养生息即可。

理论上来说,就算现在把李建成从皇城囚室里拉出来,请他坐上皇位,他只要不瞎折腾,他都能弄出一个某某之治来。

毕竟经歷大乱之后,百姓思安,此时人口也锐减,可分配的田地也有些,稍放宽鬆些,百姓就能把日子慢慢过好些,除非碰上杨广这么能折腾的,能硬把他爹留下的开皇盛世,不到十年就给折腾的风雨飘摇。

从这方面来讲,李世民在御宿乡跟他商议的改革新政,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眼下不宜大动,若是萧规曹隨,可能更安稳。

旧有制度,虽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有致命的弊端,但现阶段也还能运行,而推行新政,必將触动许多人的利益,容易引起动盪。

杨广不也是个很有本事的皇帝么,能文允武,但他迁东都、修运河,开丝路、征辽东等等,大方向是没错的,唯一错的是太急。

若是用上二三十年,把他短短六七年做的事情慢慢做了,可能就不会亡国了。

经过常寧宫时,皇帝特意带著宰相们又前往,为亡母上香。

这处皇家建筑前,有大片的玉米地,百姓正在地里瓣玉米,旁边还种了红薯、土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杂粮,却让百姓增收了不少粮食,虽是杂粮,可却一样能填饱肚皮。

甚至还能用来养猪,能增加不少现钱。

以前大多种穀子种糜子甚至是种高梁,现在则大多种上了玉米土豆红薯,產量增加许多。

增加的这些,往往就能让一家子能渡过每年青黄不接时的饥荒。

避免了借粮,避免了那吸血的债。

三十里路,顺著城南大道很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