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的武官,看官袍颜色,也只是七品,这么年轻估计可能是出身于贵族,或者他是元从义军出身。
“我奉的是陛下密敕!”
“那请代王在此稍等,我派人去请示。”
长孙顺德大声喝斥,“我在此当值,你还要请示谁,退下!”
那人还要辩解,长孙直接一招手,身后站出来数名左骁卫士兵,直接拿着槊杆把那人打倒在地,拖到一边。
“代王请先入皇城办差,此人我会先绑起来,等候发落。”
李逸点头,压低声音对他道:“今日皇城,许进不许出,还有劳长孙公了。”
“放心吧。”长孙顺德道。
他是秦王妃的族叔父,本来就是亲近秦王,若秦王倒下,他也难逃清算的。
做为太原元谋功臣,他当初拥立李渊起兵,南下入长安称帝。
如今,
他选择拥立秦王。
和荥阳郑氏支持太子一样,长孙家自然是要支持秦王,联姻的关系,注定了一荣共荣一损共损。
一队左骁卫士兵,加入李逸队伍,让他的队伍又壮大了。
进入皇城,李逸带兵先直奔皇城中书外省。
宰相们的政事堂在门下内省,处于宫城之中。
但在皇城里,门下和中书两省,也还各有一个外省,有官吏办事。
中书是朝廷拟诏发令机关,必须第一时间控制印章,不能让他们传出任何影响夺位的诏令。
李逸带兵走进中书外省,太阳还没出来,
中书外省的官吏,也大多还没到。
“奉皇帝敕旨,现在起,皇城百司,皆由某暂时控制。”
当值的官吏,
听到李逸的话,大惊失色,都是中枢官吏,哪怕品级不高,也都十分敏感,深知李逸这番话暗含之意。
带兵控制皇城中枢,
这是要做什么
一名绿袍官员小心的问,“代王,能否查看敕旨”
李逸直接道:“等中书令、中书侍郎来了,敕旨会给他们看,你无权查看。”
“现在起,任何人不得离开,中书省拟的每道诏令、公文,都需要先经我审核。”
直接留下十名边军十名左骁卫守住中书外省各门,
李逸便又去了门下外省。
在这里越发顺利一些,因为他还兼着门下省侍中之职,哪怕从来没来门下省任职办公,
可这毕竟顶着个侍中衔,
当陈叔达不在,他这个侍中就是最高长官。
只是让门下外省官吏们没想到的是,李侍中会是带着甲兵前来。
中书外省、门下外省,尚书省,然后是左右十二卫衙门、六部衙门、九寺五监等诸衙。
李逸仅用一百五十人,就把大唐朝廷的中枢给控制住了。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左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左监门大将军樊世兴则负责控制皇城诸门。
官吏们一早从家中来到皇城上值,进皇城门的时候还一切如常,只是觉得今日皇城门守卫似乎增多了。
可等到了衙门,才发现衙门里有甲兵守门,堂上都有甲兵,印信都被甲兵接管了。
这时才知道发生大事了,可进了公廨门,就不许再出去,人不能出,公文、私信也不许出。
一问,
那些甲兵只冰冷的回复说代王李逸奉天子敕令,暂时控制皇城百司,所有人不得擅离。
违者,杀无赦!
许多老吏都猜测这可能是一场正在发生的兵变,可面对那些披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