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得世袭大州刺史,
甚至也有一些军功封侯者,还世袭县令。
北魏的建节将军泉景言,假宜阳郡守、世袭本县令、封丹水侯。他儿子泉企十二岁时袭侯爵,也世袭了县令之职。到泉企儿子泉元礼时,已经改朝换代了,
但北周皇帝在他立功后,也还是封他为卫将军、车骑大将军、世袭洛州刺史。
一直到后来周武帝灭齐,统一北方,重订制度,令世袭州郡县者改为五等爵,州封伯、郡封子、县封男。
隋朝一统天下,连地方州郡官征辟属吏的权力,都收归中央,直接由朝廷委任,当然也不会搞世袭官制。
现在右仆射萧瑀,主张大唐实行分封制,不仅分封宗室皇子,也分封功臣。
皇子世袭都督,功臣世袭刺史。
李渊的第一份世袭名单,总共六人,二皇子李世民、四皇子李元吉,以及功臣李逸、李孝恭、李道玄、李艺。
裴寂清楚皇帝此时采纳萧瑀的分封策,真正的目的还是要保太子,彻底解决秦王,顺带清洗一下最有威望,功高震主的那几位。
萧瑀的分封策,不是现在才提,大唐刚建立他就提过许多次了。
皇帝在此时要分封皇子为世袭都督,分封功臣为世袭刺史,用意还是非常明显的。
裴寂也是不客气,上来就给李逸选了个最偏远的地方,真正的天涯海角的海南岛,
振州,就是隋朝在海南岛所设的三郡之临振郡,在后世的三亚一带,海南岛的南端。
大唐武德五年,朝廷在岭南冯冼两家归附后,也算是对海南岛宣示了主权,在岛上设立了崖、儋、振三州,把隋朝的儋耳、珠崖、临振三郡,改成了三州。
不过那实际上,完全都是由岭南豪酋冯家、冼家控制的,岛上也基本上都是獠、狸。
朝廷在岛上设立了崖州都督府,授实际掌控的狸人豪强冼氏为都督。
那就是个没怎么开化的海外蛮荒之地,
真要把李逸分封于振州,做世袭振州刺史,那李逸也就彻底被踢出朝堂中枢,甚至让他在那岛上随便折腾,他都对朝廷,对皇帝、太子造不成任何威胁了。
把同样亲秦王的魏郡王李道玄,分封去黔中大娄山的夜郎
世袭都督、刺史最狠的一条,
是分封之后,皇子、功臣,就要就藩之国,不能再留在朝中,得去封地建藩、镇守,
无诏不得离开封地。
如此一来,功高震主的秦王也好,功高难封的李逸、李道玄他们也好,或是以前是割据一方的李艺,这些让皇帝忌惮的人,都可以全都踢出中枢,
直接踢到最偏僻的边疆,甚至是蛮荒,
让他们整天得面对那些蛮夷们,自顾不暇。
世袭都督、世袭刺史,李渊只是借了萧瑀分封策的名,实则并不是酬谢宗室、功臣的功勋,而是一种变相的打压。
是对权力的重新洗牌。
既然下定决心要保太子,那就得把秦王踢出朝堂,更得把秦王党也给清洗了。
手握重兵,功勋大,威望高,还非常能打的李逸,自然得第一个处理好。
“嗯,那到时就改封李逸为临振郡王,”
李渊的功臣世袭名单里,暂时只有四位郡王,没有老伙计裴寂的名字,也没有其它宰相们的名字,
裴寂却是一点也没在意,
他可不想上那个世袭刺史名单,
上了那名单是祸不是福,那是变相的流放,彻底的踢出朝堂中枢。
这甚至不是一般的外放,
那是要把整个家族都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