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好兄弟辅公祏在江南叛乱,这个时候本不该杀杜伏威的,
哪怕不让杜伏威回去平乱,只要杜伏威还站在朝廷这边,江淮军内部都得分裂不稳,可偏偏李渊让杜伏威暴毙长安,
这下反倒是让江淮军内部团结起来了。
江西张善安的叛乱,其实也是朝廷动手有点急有关,张善安本来早已经率五州投降,授为洪州总管,他实力很强,想要整编他的兵马接收他的地盘,也得徐徐图之才行。
再则,朝廷精锐都在北方应对突厥人,在江南的兵多是收编的各路地方军,一时间战力也还不强。
李孝恭李靖李世绩李大亮他们,能够控制住局势,没让叛军的叛乱更加扩散,已经算不错了。
明眼人也都看的出来,
前期控制住叛军的攻势,那接下来叛军肯定拼不过朝廷的。
江南的形势应当说还好,甚至会越来越好。
但裴寂却说的江南局势即将崩溃,十分危急的样子,目的就是要召李世民回朝,并让他去做江州道行营元帅。
等江南平定后,裴寂等甚至都安排好了,安排秦王为扬州大总管,或是越州总管这些,
让他远离朝廷中枢。
接下来,对秦王府一众嫡系文官武将,将他们折分,或拉拢到东宫,或外放各地。
李渊在殿中踱步,
良久后道:“既然突厥已撤兵,那便召秦王班师还朝。”
河东行营原地解散。
将归十二卫,兵返各军府。
李逸并州大总管、李道玄幽州大总管、李神符定州大总管,代州总管秦武通、隰州总管李元吉、晋州总管罗士信、潞州总管黄君汉。
西路的杨师道、桑显和诸将也班师还朝。
长乐王李幼良检校凉州总管,燕郡王李艺检校泾州总管,各镇守一方。
廷议结束。
李渊满腹心事,
打退突厥了,心中终于是放下一个大包袱。
接下来安抚突厥,边疆暂时无事,朝廷可全力对付南方叛乱。
可二郎出兵前,给他的承诺,又该如何
当时形势紧急,突厥随时都有可能杀到关中来,李渊也是无人可用,也只能让二郎挂帅。
二郎称病,他也只好许立太子。
可现在击退突厥,真要改立二郎为太子
李渊不由觉得头痛,说实话,二郎各方面都不错,可大郎也挺好。
大郎是嫡长子,无明显大过错,又岂有废长立幼呢。
等二郎回来了,先让他去南方平定叛乱再说吧。
到时,或许便按裴寂所说,让二郎留在扬州为大总管,甚至干脆让他去做越州总管甚至是广州总管。
“陛下,杨美人生了,生了位皇子。”
内侍迎上来报喜。
李渊听了抚须大笑。
前几日张美人刚为他生了位皇子,现在杨美人又产下一个皇子。
这是他第十三和第十四个儿子。
真是喜上添喜。
赶到杨美人处,看到刚出生的老十四,白白胖胖的,眉目间有几分他老李年轻时的英俊样子,
倒不似元吉那丑样,李渊倒松口气。
称帝五年了,
他也五十多岁年纪了,可当皇帝后,年年都还有皇子皇女出生。称帝前,他只有五个儿子,称帝后才五年,却已经添了九个儿子。
这说明他身体还好着呢。
现在没必要急着改立太子什么的,二郎很优秀,大郎也还行,他身体也还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