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李逸歼敌八千,损失了几百。
而世民歼敌一万二,更只损兵七十二。
世民和无逸二人,马上就能会师介休,到时他们手里能聚拢四万兵马,加上张纶、李神符等人手中兵马,
就有六七万可用之兵,
完全有和突厥一战之力。
甚至说不定,还能大败頡利,那就攻守易形,主动完全在唐。
往大一点想,万一世民生擒頡利呢
那到时頡利向他称臣,形势可就彻底改变了。
“陛下,见好就收,南方叛乱还在僵持,陇右吐谷浑又连陷边州,不能再跟突厥战下去,万一失利,到时想和谈都难了。”
李渊捋须,
一时纠结。
“你们几位是怎么看的”李渊望向萧瑀、封德彝等。
几位宰相一时沉默。
“封相”
“陛下,”封德彝被点名,只好起身,“臣以为眼下虽取两胜,但未伤及頡利主力,
还是当谨慎决策。”
“此时决战,为时尚早,但趁现在这两场大胜,与頡利议和,让他退兵,臣以为倒是比较稳妥。”
封德彝的態度,萧杨陈三人也基本同意。
宰相嘛,得稳重。
君臣一番討论,
最后得出的结果,不是趁胜追击,而是趁胜议和。
为了能够顺利议和,早点让頡利撤兵,他们甚至觉得可以维持上次和议的结果,比如將长平公主和亲草原,每年三千两黄金、二十万匹绢的赏赐。
甚至若是頡利想多要点赏赐,也可以答应,先让他退兵最重要。
“陛下,雁门关以外,还是仍维持原样,交由突厥,苑君璋也可以留著不打。
仍以雁门关长城为界,互不侵犯。”裴寂道。
李渊想了想,点头。
这时裴寂又道:“陛下,如今南方平叛陷入僵局,河间王无法破贼,老臣以为,不如召秦王回京,
授他为江州道行营总管,由秦王替代河间王负责征討江南叛乱。”
李渊望向老伙计。
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此举的另一层含意。
此时和议,最大的阻碍不是突厥頡利可汗,反而可能是秦王。
他可能不想结束战事,想继续打,这样会很冒险。
秦王愿意一试,但朝廷不能赌。
何况,
李渊也不想兑换那个承诺。
把二郎调去江南平乱,秦王系的將领留在河东,將帅分离,也比较好。
“若是让二郎去江南掛帅平乱,那河东,尤其是代北要交由谁来负责”李渊问。
按理,李世民这个元帅离开,那就得由副帅接掌。
两位副帅,李逸和李元吉,一个郡王一个亲王,李逸排在前,元吉排在后。
正常情况下得由李逸接任,但皇帝却还偏问出这句话,无疑是不想按这个来。
“陛下,臣以为,可以让齐王元吉为并州大总管坐镇太原,让彭国公王君廓和西河郡公张纶分任大总管府长史、司马。”
“那无逸呢”李渊又问。
裴寂回答,“可让武安王入朝辅政,或是再回定州任大总管。”
“边疆未寧,还是先让无逸去幽州任大总管,让庐江王去定州。襄邑王神符,就留在并州不动,辅佐齐王”
“淮阳王道玄,去隰州做总管,”
“让邢国公刘政会去代州做总管。”
龙舟上,君臣两人一唱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