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很不合时宜,
朝廷费这么多心思,好不容易跟頜利达成和议,就算他有不同意见,那也不能跟朝廷对著干。
策反马邑高满政,黄岭伏击五万突厥军,这些並不是好事,突厥也已经派使者曹般陀至太原向太子发出了警告,
若是我大唐不能够严厉处置擅启边畔的李道玄、李逸、刘世让诸將,那頜利可汗將会立即集结至少四十万骑南下。”
李渊沉默。
现在朝廷大臣们,都认为在黄岭大捷和马邑高满政投降后,必然会引发頜利的报復,
頜利即將再次大举入侵。
上次突厥东西两路入侵,大唐可是吃了许多苦头,仅是东路,忻代就陷落三十九城,被掳走无数百姓。
最后是和亲、赏赐才让頜利退走的,
这頜利现在找到理由,將再次入侵,朝廷怎么办
没有几个主张打的,
唯有秦王李世民喊出打。
但李渊不想打,朝廷大臣们也不想打,
一来这也刚跟突厥打过,除了李逸贏了几场,其它人没打贏过。
更何况,现在南方辅公祐、张善安叛乱,李孝恭李靖李世绩李大亮诸將征討,还一直陷入僵持之中。
李渊不想打无把握之仗。
李逸敢打,李世民想打,
但李渊得考虑失败的后果未胜先虑败。
“那些边將太跋扈了,得杀一杀他们的威风,否则目无朝廷,那还得了”
“陛下想想高开道、想想辅公祐等人。”
李渊放下茶杯,“裴监以为该如何处置”
“杀一做百。”裴寂道。
七月十五,甲午。
望日大朝,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全部参加望日朝会。
比起平常的常朝,今日朝会官员眾多,连殿外的广场上都站满官员。
皇帝入帝,
百官山呼万岁,舞蹈。
皇帝高坐御座之上,却是面无表情。
今日有大事发生。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大事会有这么大。
“代州总管刘世让,与突厥可汗通谋,谋反作乱。”
“按律当诛,乃诛斩刘世让,传首边关,並籍没其家!”
弘农郡公、代州总管、刺史刘世让,他的被诛杀有些太过突然,有些人之前隱约听闻雁门发生了譁变,但更多的人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怎么突然就暗通突厥谋反叛乱了呢。
不少人下意识就觉得这有问题,毕竟先前頜利可汗围攻雁门半年,刘世让死守雁门血战到底,
都没投降。
现在刘世让守住了雁门,还刚跟隨李逸出关在黄岭歼灭五万突厥军,立下大功,
却谋反了
这说不通啊。
“陛下,臣有疑惑!”
殿中,一人出列。
是身著緋袍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右丞、天策府记室兼秦王府文学馆学士的魏徵魏玄成。
“陛下,代州总管刘世让年后进驻雁门,坚守雁门城百余日,面对頜利二十万兵马围城,不曾通敌投降,
李司空率代北军黄岭伏击歼敌五万,刘世让隨征,他也没有通敌谋反。
为何如今凯旋,刚回雁门,却通敌谋反叛乱
这根本说不通,他要通敌谋反,就用不著坚守雁门城,也不用著在黄岭大战敌军,
臣以为,这定是突厥人的离间计,还请陛下详察,切勿中了突厥人的诡计!”
魏徵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