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这件东西哪来的”
掌柜的笑道:“这东西也是我们刚收来的,有个客人送来的。”
云定兴围着打量了一会,“看样子,应当是刚从土里出来的,可能是之前叛军挖了一个大墓,应当是中山国古墓。”
“不是仿造的”李逸问。
“谁去仿这玩意,铜铁合铸的一个鼎,也不稀奇啊,再说,你看这上面的中山小篆,这可不好仿。”
李逸仔细打量,发现外壁有铭文七十七行,共计四百六十九字。
那掌柜的见他们对这铭文好奇,便道:“小的对中山篆倒是有点研究,这上面的内容我恰好研究了好些天,这上面记载的是中同国相邦司马赒,率领军队攻伐燕国、开疆扩土之事。”
好东西啊。
李逸觉得,这鼎真不真不重要了,光是这段铭文就很值钱,那是第一手历史资料。
或许现在人眼里这玩意可能不值钱,
但李逸挺喜欢的。
云定兴却道:“这东西是一种礼器,肯定出自某位中山国王,按说这应当是一套的,起码得有九个鼎,这怎么只有一个
掌柜的,其它的八鼎呢”
掌柜的没想到还有个懂行的,只好讪笑道:“只收到这么一个,”
要是真有一套九个,他也不会摆在这店里了。
鼎高五十余厘米,重得有百来斤。
李逸看上了,这玩意收藏不错。
虽说土里出来的,还只是一套九个里的一个,但光是那上面的铭文就很值得收藏,四百多字呢,一般铜器上的铭文都很少有这么长内容的。
掌柜的见他要买,反倒有点为难。
他们铜器店不假,但这东西其实他是摆在这展览的,并没打算卖,一时也都不知道要开什么价。
“你这还有个方壶,一并卖我了,我给你五十两黄金。”
掌柜的愣了下。
黄金,硬通货啊,五十两黄金,在这乱世也依然很值钱的。
就算如今河北战乱,粮价极高,一两黄金也能买两石大米。
掌柜的犹豫了一番,最后决定把这两件刚收来不久的铜器卖了,反正收的很便宜,基本上就是按铜价收的。
那个大鼎才了二十贯五铢钱,折二两多黄金而已。
咽了咽口水,这还真是个贵客。看他们衣着和口音,掌柜的猜测这几人可能是如今新置定州大总管府的官员,甚至可能是武安王的幕僚。
“小的斗胆问一句,你们是大总管府的人吗”
“怎么”
“别误会,若你们是大总管府的人,想请你们帮个忙,能不能把部份黄金换成粮食,现在粮食难购,有钱都买不到。
听说马上定州也要开始实行粮本制,定额配售”
“要是能弄到粮食,价格还可以便宜一点的。”掌柜的主动道。
“我可以给你十石粮食。”李逸道。
掌柜闻言大喜,“那这两样东西,十石粮食,加四十两黄金就行。”
这掌柜的十石粮食折了十两黄金,等于便宜五两黄金了。
李逸现在倒不缺这点钱,笑着达成这桩买卖。
那个方壶很大,掌柜的说有五十多斤,通高六十多厘米,壶身周正,棱角分明,四面各铸有一条神采飞扬昂首攀爬的立体夔龙。
特别显眼的是壶腹两侧还各有一个兽面衔环铺首,虽兽面狰狞,双睛倒竖,眉须涡卷,可是活灵活现。
当然让李逸看上这壶的并不仅是这造型,
壶上也还有四百五十个中山篆,铭文记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