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皇帝赐下两碗面(1 / 4)

第463章 皇帝赐下两碗面

太极宫中,

皇帝李渊一袭紫袍,正跟老伙计裴寂,以及中书令封纶、萧瑀,侍中陈叔达等喝茶。

今天主要还是商议天策府开府之事。

封德彝拿着一张拟好的文,“天策府置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并掌通判府事。军咨祭酒二人,谋军事,赞相礼仪,应接宾客。

典签四人,掌宣传导师引之事。

主簿二人,掌省覆教命。录事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掌书疏表启,宣行教命。功仓兵骑铠士六曹参军各二人,参军事六人”

做为掌全国征讨的天策府,这一套属官,配备还是很齐全的。

说是许自置属官,但主要官员秦王还是请皇帝钦点。

李渊捋着胡须,“天策府长史,就由礼部尚书兼黄门侍郎唐俭担任,天策府司马,就让中书侍郎宇文士及担任。”

此话一出,

宰相们都没出声,唐俭资历很老,元谋功臣,这几年也常在外征讨,劳苦功高,向来深得皇帝信任,他出任天策府长史,理所当然。

只是宇文士及出任天策府司马,有点让人意外,毕竟天策府司马和长史一样,都是从三品职。

宇文士及此前仅是秦王府骠骑将军,

不过他后来给李逸做过洛州总管府长史,这次入朝又刚升为中书侍郎。

但大家知道,皇帝选他,必然更多的是因为其妹宇文昭仪。宇文昭仪为皇帝生下皇十一子,不久前刚册封为宋王,可是深得李渊宠爱。

宇文士及跟皇帝本就是姨表兄弟,两人在前朝时还是上下级,关系向来好,虽说来投大唐较晚,可一直较得皇帝赏识。

之前就一直在秦王府任职,但他是皇帝的人,现在一跃为三品的天策府司马,倒也说的过去。

皇帝嘛,用人向来喜欢任人唯亲,宰相们也清楚。

何况,宰相里还有个封德彝,他跟宇文士及关系好,这事他肯定也出了力。

接下来一番商议,

定下了从事中郎是于志宁、杜如晦,从四品下,军咨祭酒则是苏世长和窦师纶,从五品下。

苏世长也是皇帝的老朋友,之前是王世充之子的襄州行台仆射,窦师纶则是窦抗的儿子。

主簿定的是李玄道和虞世南,记室是薛收、薛元敬。

主要的天策府官职,皇帝大多是安插的自己人,或是新归附朝廷的,原秦王府和大行台的人较少。

议定此事后,

皇帝端着茶杯,又提起下一件事。

“先前武安王说河北设两大总管府,六中总管府,说大总管府没必要再节制中总管府,大总管府、中总管府各统本府事务,你们觉得如何”

裴寂立马接话:“武安王说的很有道理,如今河北战事平定,行台因此裁撤,大总管府确实也没必要再兼管其它总管府。”

“好,那就下诏,大总管府不管其它总管府。”

萧瑀禀奏,“陛下,灵州总管杨师道奏捷,大破来犯突厥。”

李渊听了眼皮都没抬一下。

杨师道是杨恭仁之弟,之前长平王李叔良正是救援他而兵败被杀。现在突厥撤兵了,杨师道派兵在后面跟着,袭击了一小股突厥兵马,斩首几十级,也好意思自称大捷。

不过李渊看在杨师道毕竟娶了自己丧夫的女儿桂阳公主,因此哪怕知晓杨师道能力比其兄长杨恭仁差太远,在灵州也是喜欢游猎宴饮,以诗歌自乐,但还是仍让他出任此要职。

“加封杨师道安德郡公爵,嘉奖灵州将士!”李渊开口。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