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现在又附议他支持李逸挂帅征萧铣,
原来他所图更大,是要自己挂帅征河北。
李逸这个河南河北安抚大使,无疑是分走了秦王陕东道大行台很多权。
秦王让李逸去荆襄,那就是一石二鸟,抢征河北帅印,又拿回陕东道大权。
“陛下,臣以为现不宜出兵攻河北。”李建成立马道。
李渊问:“为何”
“朝廷连年作战,无力支持连续大战,今年应当是先安抚河南,只用兵萧铣,顺便清剿京北稽胡叛乱。
何况,窦建德和突厥结盟,眼下随着处罗之死,朝廷好不容易和突厥停息战争,若是进攻河北,颉利可汗必然南下,实为不妥。”
李世民反问兄长,“难道太子以为我大唐一味对突厥示好,突厥就不会再来攻打
先前处罗可汗暴毙,那是天佑大唐,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岂能错过
等颉利理清汗庭,必然还会再南征,我们得抓住这段时间,先发制人。
我大唐和突厥,早就不可能再言和。
突厥绝不可能坐视我大唐统一天下,始毕可汗如此,处罗可汗也如此,换做颉利可汗,还会是如此,
随着我大唐统一加快,突厥人的干预只会更直接粗暴!”
皇帝沉默,
对于突厥人,皇帝比谁都更了解,一直以来对突厥的低头示好,也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皇帝考虑的是什么时候能动手,什么时候动手才能打赢。
现在跟突厥还不是动手的时机,
可也不能顾忌突厥,就什么都不做。有些事情,必须做,比如统一天下,突厥反对,大唐也得做。
大唐这几年来对突厥的退让,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先统一天下。
太子无疑不如世民看的透彻。
“秦王以为,现在是征讨河北的最佳时机了吗”皇帝问。
“陛下,此千载难逢的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得趁颉利刚继位,还无暇南顾之下,一举收复河北,灭掉窦建德。”李世民激动道。
“儿臣请求挂帅征讨河北!”
李渊起身。
“你若挂帅,需要多少兵马,多久能收复河北”
李世民想了想,“一年足矣。”
皇帝摇头,“一年太久了,颉利不会给我们这么长时间的。”
“半年,儿臣只要半年时间。”
“要多少兵马”
“六万人当足矣。”
皇帝背着手在殿上踱步,
太子出声:“陛下,秦王这是在冒险,在赌国运。朝廷这几年用兵不断,府兵常年征战不得休息,甲械弓矢也供应不及,粮食更是紧缺,
朝廷无法同时几线作战,这太冒险了,请陛下三思,不能让秦王拿江山社稷来博个人军功!”
“饭要一口一口吃,仗也得一场一场打,不能操之过急。”
李世民反驳,“太子岂不知战机转瞬即逝乎现在颉利无暇南顾,正是攻打窦建德的最好时机,若是太子以为仗只能一场一场打,那也宁可先暂不打萧铣,也得先集中力量灭掉窦建德,收复河北。”
兄弟俩在殿上争的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步。
李建成认为今年先不要打河北,他北上征稽胡,安稳京北,李逸出征萧铣,夺取荆湘。
先易后难,刘仚成、萧铣较弱,可以先拿下他们。
李世民则认为当先抓住战略空窗期,先灭掉最有威胁的窦建德,不能让窦建德和突厥联手,否则将来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会影响大唐社稷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