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拆了洛阳(2 / 3)

南境内商货贩运时的关税、行税,各种设卡收费更要禁止。

各级官员要保证商货流通,尤其是民生所需的粮食布匹盐柴炭等。

洛阳的东市、西市、北市,也要重新开放,一切照旧。

这种时候,管的越死,越是一潭死水,越无可救药。

只能放松一些,让百姓自救,也创造更多的机会,有人可以做小贩,有人可以做工人,不能强硬要求所有人都去种地,这一刀切不现实。

当然,耕种纺织是基本,也不能放松。

“元宵节过后,各州县,就要开始清量田地,普查户籍,到时就要把绝户地、弃荒地、官田等拿出来,均田授地,

要鼓励百姓回乡受田,恢复生产。”

戴胄支持均田,但也提出很现实的问题,大乱过后,许多人背井离乡,一时回不来,还有一些在本地的,则是外乡人。

“不论本地、外乡,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授田、落户。”

戴胄又道:“现在田地倒是不缺,有大量的绝户田、抛荒地等,可大多数百姓就算受田分地了,可也一无所有,难以恢复耕种,有些人可能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种子、牛马、耕具这些。”

“这个问题,我觉得也并不是不能解决,我之前在关中周至山南安置流民屯田,也是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的办法是让这些百姓先结成合作社或互助组,五户或是更多户组成生产组,大家合力耕作,官府再租借种子、农具等,

先尽量安定、耕种,没房屋,大家先一起盖个简易的居住,没牛马,用人力,一步步来,官府再赈济支持,先活下来。

等收获后,就起码能解决温饱,以后有节余,就有了种子,再置办农具,将来买牛、盖房,日子总会一天天好起来。”

“长安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好日子也不是从天而降的,要靠大家的拼搏奋斗。”

降官云定兴给李逸拍马屁,“侍中此安邦良策也。”

“云公你也提点有用的建议,拾遗补阙嘛。”李逸不喜欢这种拍马屁。

云定兴察颜观色,想了想,“某以为,侍中的计划是很好的,大乱过后,许多百姓沦为流民、逃户,一无所有,很多人愚蠢短视,或许看不到侍中给他们安排的出路,

他们只会短视的去依附于豪门地主,成为他们的佃户部曲,甚至是甘愿为奴婢。”

云定兴还是说了些干货,许多破产百姓,确实宁愿成为豪强们的佃户部曲,甚至奴隶,这样做虽不再是良民,可也能马上有个预期的日子。

失去良民身份,也意味着逃役了国家课役,虽依附于豪强地主,但给地主交租或是给国家缴皇粮,普通百姓眼里有什么区别么。

真正区别的是给谁交的多,给谁干自己能留下的多。

大多数豪强地主其实也还是挺讲规矩的,甚至是相对稳定的,说好四六开,或五五开,一般也不会变,佃户也能知晓自己能种多少,能收多少,能留多少,除非遇上天灾,或是大兵祸。

但受田,就意味着成为编户,成为课户,要纳课役,不仅成丁要纳,中男也得承担一些。

而在如今这形势下,课役很重。

李逸对此也很清楚,毕竟他家现在就有两千多户佃户,都是弃了朝廷户籍,依附于李家,在各处庄园里给李家干活的。

不用管朝廷的课役这些,专心的给李家打工,李家给的待遇还不错,佃户子弟甚至也能去读三年书,免费。聪明点的,还能被选中进一步的委培,到时就能去做商铺伙计等,将来有可能成为掌柜、管事。

李家对于自家的佃户部曲,也并不强迫,愿意走的听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