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左仆射(3 / 4)

杨恭仁都直接向皇帝告他御状。

萧十三说他在河西也趁机置办了一些田地,买了一些奴隶在庄园耕种,也私下参与了一些丝路贸易,现在也攒下了一些身家。

“打算接幼娘去河西吗”

他摇头,“我们朝廷派去的官员,哪能携带家眷。”

大唐律令明文规定,诸外任官人,不得将亲属宾客住任所,及请占田宅,营造碾硙,与百姓争利。

这个外任官,就是京官以外的地方官。不让家属随同上任,主要就是担心官员家属以权谋私,与民争利。

当然,对于高级官将而言,不让带家眷,也是防止不好控制。

这种情况下,地方官员一般都是会带上婢妾,或在地方纳妾。

“你在凉州就没再纳妾吗”李逸笑问。

“幼娘经常信中让我纳妾,可我怎好这样做。”

两人说到魏征,萧十三还挺觉得愧疚的,“阿郎让我护卫魏公,结果我最后却为个人前程随杨相去了凉州,让魏公在河北被擒,只能屈身事于建德。”

“这也怪不到你,魏师兄本来也有机会早回长安的,可他自己选择留在河北,结果才有了这档子事。”

李逸还挺心疼魏征的,都四十岁了,光想着拼事业,结果还老光棍呢。本来归附大唐都是五品秘书丞了,现在给窦建德打工,却只是六品的起居郎。

晚上李逸在家招待萧十三,萧十三知晓刘黑子都是七品骠骑府别将,卖豆腐的罗大富等也成了七品骠骑校尉后,不住感叹,早知晓就一直跟着李逸,参加河东之战,说不定能获得更多功勋。

他在河西快两年,也只是由从七品的兵曹参军,到正七品的录事参军而已。

次日。

皇帝召他一同返回长安,

河东已平定,皇帝也没必要一直再留在华阴。

其实这段时间,皇帝已经往返长安几次了。

李逸被召到皇帝御前,李渊叫他同乘车返京。

“无逸啊,休息了这么久,也该休养够了吧”

皇帝笑道,“朝廷要新置益州道行台,你来做行台尚书令。”

李逸连忙拒绝,“陛下,行台尚书令如此要职,统领数总管,当由皇子或是宗室近支遥领或坐镇,臣太年轻,也非宗室近支,实不适合担任如此要职。”

李渊叹了口气。

“朕先前派邓国公窦琎为益州总管,又派了滑国公皇甫无逸为总管府长史,结果这二人不和,经常互相诋毁,你说朕还怎么让这二人镇守

如今河东收复,接下来就是东图洛阳,南平萧铣,益州天府之国,其钱粮兵马极为重要。

所以朕才要设益州道行台,以益、利、会、鄜、泾、遂六总管隶焉。

益州道行台必须得换人,朕原本想让世民兼任益州道行台,可他现在身兼数职,接下来得准备东取洛阳,

思来想去,益州道行台,你来担任。”

李逸听了益州道行台管的六总管府后,有些疑惑,会、鄜、泾三总管府,不是在关中吗,泾州,那是在渭北泾川河谷,在长安西北,鄜州是在长安北面的富县、洛川一带。

还有会州总管府,会州还在泾州西北,在萧关外,处于灵州和兰州之间,在后世的靖远。

怎么这三总管府还归这益州道行台益州那是成都啊,利州总管府,那也是在山南道。

这个新置的益州道行台,有点牛逼啊,从陕北一直横跨到川西,中间汉中也归他们管,甚至川东的重庆那片都归他们管了。

这么看来,虽只辖六总管府,但真的不比陕东道大行台差多少了,或许益州道行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