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用的着对李逸如此偏袒吗,他身为御史风闻奏事有何不可,就算说错了,也不至于说夺职流放啊。
韦御史想不通,
等看到千牛备身过来拖他时,才终于反应过来,脸刷的一下就白了,血色全无。
腿都软了。
这一去嶲州四千里,那可是蛮荒啊,大好前途彻底葬送了。
“陛下,臣,臣,”
“闭嘴,朕不想听你聒噪!”
任这个韦御史如何喊叫也没用了,李渊眼中全是厌恶,
都没有人敢这个时候站出来为这家伙求情。
大殿清静了。
李渊望向殿中一众大臣:“朕知道,有人觉得李逸年轻,看着他如此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不免心生妒忌,
但李逸每次升迁,都是用实打实的功劳换来的。
国家草创,天下未安,
多少人割据称臣,遍地的草莽贼匪。
大唐一日没能统一天下,这黎民百姓也就一日还不得安稳。
为了能够早日结束动乱纷争,
朕并不吝惜对叛而复降的刘季真封王赐姓,也更不吝惜对立下汗马功劳的李逸等赐爵加官。”
“朕原本打算等河东这一战打完了,待李逸等有功将士们凯旋,再金殿赐封。
但现在朕打算先给李逸晋封。
朕就是要告诉你们,告诉天下人,只要为朝廷立下功劳,尤其是军功,朕绝不会亏待。”
“萧相、陈相,”
李渊点名萧瑀、陈叔达两位宰相,“你们说李逸的军功,够不够封一个国公”
萧瑀举笏回复,“陛下,李逸功劳不小,但先前刚晋封为安定郡公,一年时间,从白身到郡公,已经封赏够厚了。他还年轻,以后路还长远”
李渊出声打断了他,“年纪是年纪,功绩是功绩,岂能混为一谈我大唐刚建立,岂能就处处谈资论辈
曾经朕赐封潜家奴,有人说他们是奴隶不能封官赐爵,但朕回复他们说,朕挥义师南下,沿途战斗,朕的家奴,还有那些沿途投奔义军的奴隶、商贩、工匠等贱籍之人,
他们冲锋陷阵,立下功绩,又岂能因他们原本身份而就不赏
难道战场上,敌人的箭矢只射其它人不射他们
有功则赏,不因良贱、年纪而区别。
朕现在就问你,李逸的功绩,够不够封国公”
“够!”萧瑀这次也很痛快。
其实开国之初赐封爵位,还是没那么严格的,甚至封赏的比较滥。
比如皇帝的宗室族人,前后已经封了好几批,郡王、国公、郡公封了一堆。
而对于那些跟随或后来投奔的前朝旧贵族,李渊也基本都赐予旧爵,现在许多名门贵族,一族好几个国公爵位,大多还是前朝留下的。
而那些割据一方的官将枭雄,或是率领部众的草莽好汉,只要带地盘带人马来归附的,
一般也都有获得较高的官职爵位,
就连兵败如丧家犬的朱粲都能授封他楚王,如今的离石胡刘季真也能封彭城郡王,就可知朝廷授爵的要求并不算高。
罗士信仅带着一千五百人投降,就授封县公。
任瓌原只是李建成的老师,起义之初,主动去招降了几个县,就赐封管国公。
盛彦师伏击斩杀了叛逃的李密,也获封葛国公。
一般来说,想在如今大唐拥有国公爵位,那么你要么是有前朝国公爵,拥护本朝,或后来归附,一般也能继续保留原国公爵位。
甚至可能原只是郡公县公,因家族、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