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宰相(2 / 3)

仪同宇文士及来访,

不过今天不止他一人,渤海封伦。

看到另一张名刺上的名字,李逸想了下,才想起来封伦应当就是封德彝,北齐太保封隆之的孙子,早年跟着杨素干,杨素很欣赏此人,把侄女嫁给了他。

此人智识过人,隋朝时官至内史舍人,杨素死后,又得杨广另一心腹虞世基倚重。

江都兵变后,被宇文化及拜内令史,后来他劝宇文士及归唐,但来到长安,宇文士及还授了个上仪同,而他却被李渊不喜,说他谄媚不忠,严辞斥责,罢官遣返。

“请他们到东院前厅喝茶,我稍后就到。”

宇文士及这人还不错,封德彝他没接触过,但这家伙别看现在不得李渊待见,但历史上他很快又得到李渊倚重,一路官至宰相,甚至连李世民都一直对他信任有加,

直到他死后,有人检举他首鼠两端,在太子、秦王两边下注,气的李世民追夺他的封谥。

宇文士及的鎏金名刺上还染有龙涎香,封德彝的名刺虽不是用的赤金箔,可也是极名贵的纸笺,上面也有金粉。

上面拜谒二字,让李逸暗笑,

那两人,尤其是封德彝,绝对是官场老油条,深谙朝堂规则,任何时候都是能混的相当好的,一个八面玲珑的人。

今天来登门拜访,李逸甚至都猜到他的目的,李逸现在挺得皇帝赏赐,而且太子也很赏识李逸,甚至秦王也对李逸很好,这都是公认的。封德彝无疑就跟那些前朝士子们参加科举时一样,

四处投状王公贵族高官,想得贵人举荐罢了。

估计封德彝在李渊那走不通,便想攀附东宫。

李逸先去内院换掉绢甲,然后才往东院客厅去。

一进门,

宇文士及立即起身相迎,旁边还有一个年纪比他大许多的文士。

“恭喜贤弟再立新功,晋封县公,我这些日子在长安都尽听到贤弟在谷州各种了得的故事了,真是智勇双全啊。”

他旁边的封德彝也是拱手笑道:“李县公带着一群新兵押运粮草,遇罗士信这等绝世猛将率骑兵突袭,居然能临危不乱,反几句话就让他率部归降,这等本事,简直诸葛再生啊,

更了得的是,转头就带着罗士信,一夜连夺王世充三堡五寨,最后不仅硬是在秦叔宝程咬金这等关东悍将万军猛攻下岿然不动,还能夜潜敌营,再次说服八将率军归服,

我只能说,佩服。”

李逸笑呵呵的打量着封德彝,看着挺儒雅,四十左右,但他估计这家伙应当起码有五十岁了。

宾主落座。

封德彝拿出一个信封给李逸,“说来惭愧,已是知天命之年,但如今却是一事无成,陛下斥责、夺官遣散”

这家伙跟李逸哭穷,说现在只能变卖一些田地,居长安大不易什么的。

一千亩地,都是在长安万年两县内,虽不是整个的庄园,而是这几十亩那百来亩较零散地,也没有庄园、作坊,只是卖地,但他一亩只卖一匹绢。

一千亩地,只要一千匹绢。

这哪是卖地,这是送地。

再怎么动乱,田地不值钱,可这也是关中,是京畿,是长安城郊,那些地只是较散碎,可地还是不错的。

按市价,一亩几匹绢还是能卖的,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值钱。

简直是白送,一折卖。

老油条就是会办事,

这才叫求人办事,不是拎点土特产就请人帮忙,人家上来就极有诚意。

他话里话外,更透露出要是能帮忙,事后还会有重谢。

“封公若是暂时手头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