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武氏大瓜(2 / 3)

的人,一把年纪了,倒是早就请辞了,只是皇帝没同意。

“你那个学会,算我一个,我给你捐十万钱的药吧,”

老武对李逸的学堂学会挺有兴趣,便豪迈的要捐一百贯。

“那可就太感谢武公了,”

“小事一桩,你那无极学堂娃多,我再借你两个儿科医师,”

李逸跟老武虽相处时间不长,但不得不说,跟老武挺对胃口,他没啥架子,就跟乡下老伯一样,人也爽快大方。

“温室的金薯长的不错,我已经在我这园里开辟了一块地,等金薯收获后,到时就在我这宅子园里种一块地,亩产两三千斤,一年起码两熟,不挑地还耐旱,真是了不得的祥瑞啊。”

他四兄弟,一门三公,却也仅得赐两个金薯,四弟武士彟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列,得赐一个。他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分赐金薯时就在殿上,也得了一个。

正聊着,管事说四郎夫妇来了。

武士彟有些偏瘦,他的夫人相里氏更瘦。

相里氏是他的原配,为武士彟生了四子。

“大哥有客人在呢”

“浅水伯,你也认识,我的忘年交,”老武笑着跟兄弟道。

老武一脸憔悴,脸色很差。

本来武士彟如今仕途顺畅飞黄腾达,不该如此憔悴的,一个木材商人,在大末业掏钱也不过才弄了个鹰扬府的队正,但结识了李渊后,天使投资,仅仅两年时间,就换得了一个义原郡开国公、黄门侍郎还兼管库部,

甚至还获得了免死铁券一张,可免一死。

虽然武家兄弟说他们祖上是周平王少子后裔,代代簪缨,堪称官宦世家,七世祖归义侯六世祖晋阳公,五世祖寿阳公,四世祖三世祖都袭寿阳公,

只是到了祖父武俭,北齐灭亡,家族世袭爵位才没了,武俭入仕后周,做了永昌王咨议参军,到武士彟父亲武华,做过洛阳丞。

当然,这是武家人自己说的,

但坊间有传闻,说其实武家根本不是什么簮缨世家,他家其实是北魏时内附的山戎,他们老家文水县,前身就是北魏太武帝安置山戎所设的受阳县,在大陵城南,别置受阳。孝昌末,朔州陷落,寄治寿阳。

特别是武士彟七世祖武念当时被封为归义侯,正是因为他是内附山戎首领。

当然,武家人是坚决不肯承认的。

就好比有人说武华原本也是个做木材生意的,隋炀帝要营建东都洛阳,需要大量木材,武华进献不少木材,杨广特授武华洛阳丞,武华武士彟父子为修洛阳提供木材,出了很大力气。

后来武士彟得罪了杨素,还是靠杨雄和牛弘庇护才免祸,但父子俩也因此只得回了老家。

这些事真真假假,外人也不得而知,

但武士彟爷俩确实都是做木材生意的河东巨富,武家若真是簮缨世家,他根本用不着去贩木头。

武士彟做的最成功的一单生意,当然不是参与营建洛阳,那次出钱出力,最后差点爷俩人都搭进去了,基本上被人当猪杀了。

他们最成功的生意是投资了李渊,从龙开国。

他现在的身份地位,本该春风得意才对,没理由这么憔悴啊。

“你啊,也别难过了,小儿夭折,那都是命中注定,你们父子缘也就到此,”老武安慰兄弟,

原来武士彟这两年从龙开国,仕途腾飞,但发妻相里氏给他生的四个儿子,却接连没了两个。

去年夭折了一个,今年又夭折了一个,只剩下了元庆元爽兄弟俩。

相里氏整天以泪洗面,

武士彟也深感对不起妻子,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