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炭炉。
煮茶的功夫,李逸也算是跟这群下属认识了。
两个庶仆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他们是京畿百姓,也是轮流到官府服杂役的,分到李逸这个官员手下干杂活,就是充当使唤的。
其余九个则是司经局里的在编人员,除了掌固是管档案的,其它的都是书手,字写的好,抄抄写写就是他们的职责。
司经局光楷书手就有二十五个,分到李逸名下六个。
各自做了自我介绍,基本上都是前朝各衙门抽来的,杨广迁都洛阳后,东宫也在洛阳,
这也使的如今李渊称帝,册封太子后,建成的东宫各部僚属很不齐全,都得从其它衙门抽调人。
喝了壶茶,聊了会天,
发现司经局现在很清闲,根本没啥刊订图书典籍的任务,大家每天都是在混日子。
“中舍人,掖庭宫那边送人来了。”
有人进来告诉王珪,王珪放下茶杯,“李郎,走,接你的人去。”
东宫门口,
掖庭宫派了宦官把人送来,
“这是姬氏,奉旨赐给李正字。”
嘴上无须的白面小宦官指着一个年轻女人对李逸道,那女人穿着襦裙,头戴幂篱,帽檐一圈下垂的薄绢至颈部,摭住了脸面。
“以后你就跟着李正字了。”
李逸望向那名宫人,薄绢后女人也望过来。
他只感觉这女人应当挺年轻。
宦官给了李逸一纸出宫人姬氏的文书,
文书上说姬氏是没入掖庭的罪妇,如今皇帝放出宫,赏赐给李逸为婢。
皇帝赏赐的二十匹绢,也一并送到。
李逸谢了小黄门,直接给了他两匹绢做谢礼,那小宦官笑着收下,转身乘车离去了。
“我是李逸,”
女人屈身一礼,“奴婢姬氏。”
王珪让李逸把人带回家,还说他可以三天后再正式上任。
“太子殿下何时回京”
“这个不好说,”
王珪跟他告别,回了东宫。
李逸望着东宫大门,沉默许久,姬氏站在旁边一声不吭。
良久,李逸也只好叹息一声,他取回马,
“走吧。”
女人默默跟上,她连个小包袱都没有,孑然一人。
李逸骑马,姬氏步行,走了大约一里路,女人仍是一声不吭的跟随着。
李逸觉得这女人应当出身不一般,
“刚才小黄门说你是罪妇没入掖庭”
姬氏似乎知道他想问什么,很坦诚的答道:“奴亡夫是前朝鹰扬郎将李琅,”
李逸摇头,表示没听过。
“奴先阿翁讳上子下雄,乃前朝民部尚书、右武侯大将军、高都郡公。”
“李子雄“李逸对这个名字好像有点印象,又好像没啥印象,但既然能官至右武卫大将军,说明曾经地位不低了。
倒是姬氏,见李逸连她公公李子通都不知晓,不免疑惑。
“我以前是个出家道士,随师傅云游天下不问世俗,不久前才刚还俗。”李逸解释。
姬氏说她夫家是关陇名门贵族,公爹李子雄是前朝大将军,年轻时就跟随周武帝平定北齐,一生屡立军功,战功赫赫,大业九年,杨玄感叛乱,杨广猜忌李子雄,下诏抓捕解押至御前,李子雄因此杀了使者逃奔杨玄感。
后兵败被杀,子弟俱被诛,并抄没家产,妻女等籍没掖庭为奴。
姬氏说她大业九年,十四岁嫁入李家,结果新婚不满月,就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