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时间的共鸣(1 / 4)

在银河系悬臂与仙女座星系的引力交汇之处,量子潮汐如银河脉动般翻涌。

一座直径达三万公里的环形建筑悬浮于虚空中,其表面镶嵌的十二万片光晶阵列,正随着暗物质流的波动折射出虹彩般的光晕。

这座由星环联盟斥资百年建造的「时空枢纽」,此刻正承载着一场跨维度的学术盛宴——由人类时间管理专家周念真起的届宇宙时间学术研讨会。

当反物质引擎出第七次能量共鸣,时空枢纽的环形通道亮起幽蓝指引光带。

来自三十七个星系的五百多位顶尖学者,正通过量子纠缠传送门陆续抵达。

会场穹顶的全息投影实时解析着他们的存在形态:长着半透明能量羽翼的光族学者,每一次振翅都在空间中留下星尘轨迹;硅基文明的学者将意识数据化,在引力场中凝聚成不断重组的几何立方体;更有来自四维空间的生命体,他们的存在形态在三维视界里呈现出不断坍缩又扩张的克莱因瓶结构。

周念真站在由暗物质结晶打造的讲台上,她身后的能量矩阵正将参会者的生物特征转化为动态星图。

"

各位跨越时空的同行者,"

她的声音通过脑波共振系统传遍整个会场,"

人类文明曾将时间定义为钟表的刻度,直到接触星环联盟,我们才惊觉这不过是宇宙长河中的一粒沙。

今天,让我们打破维度壁垒,共同触碰时间的本质。

"

率先登场的是大麦哲伦星系的熵之学派代表。

他的实体形态是一团不断重组的等离子云,通过粒子排列变化投射出文字:"

在我们的观测中,时间是熵增的具象化体现。

每个文明对时间的感知差异,源于其所在时空的熵变率不同。

"

话音未落,会场右侧的能量监测仪突然出尖锐警报——原来是四维生命体的存在正在扭曲局部时空,他们直接通过振动频率在虚空中显现意识:"

线性时间观是三维生物的认知枷锁,在更高维度,时间是可折叠的拓扑结构。

"

争论的声浪如新星爆般席卷会场。

光族学者展开泛着银河光晕的羽翼,散出代表质疑的红色能量:"

若时间是拓扑结构,那因果律将如何自洽?我们观测到的历史连续性又该如何解释?"

硅基文明的数据流突然分裂成千万条支线,每条都在模拟不同的时间模型:"

或许存在无数平行时间线,每个文明都在专属的时间支流中展,这就能解释为何我们的时间测量单位差异如此悬殊。

"

周念真轻触讲台边缘的控制键,三百六十度环形屏幕瞬间切换成宇宙时间坐标系。

光族以恒星光谱波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在坐标系上延伸出璀璨的螺旋;量子海洋浮游智慧体以普朗克时间为刻度的时间线,则密集如蛛网般交织。

这些差异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层的宇宙规律。

随着讨论深入,会场的量子计算机突然开始高频震颤。

当某个光族学者提出"

时间共鸣"

的概念时,所有参会者的意识数据在虚拟空间中产生奇异共振。

不同维度的时间模型开始重叠,形成一个不断旋转的克莱因瓶结构——这或许正是突破认知局限的关键:时间既非线性流动,也非单纯的拓扑结构,而是无数时间支流通过量子纠缠构成的复杂网络。

会议进入尾声时,时空枢纽的观测舱向全体开放。

透过特殊的维度滤镜,学者们目睹了震撼的景象:光族的千年文明史在眼前如快进的星轨掠过,而四维生命体引以为傲的永恒拓扑结构,在更高维度视角下竟也呈现出缓慢的演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