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时间与量子共振(2 / 4)

菱形晶体,探照灯穿透六芒星状的内部结构,在他瞳孔里投下璀璨的星芒,"

当它靠近量子比特时,退相干时间"

"

延长了3oo。

"

周念真脱口而出,目光锁定在晶体表面突然浮现的细密纹路。

那些螺旋状的符号像是活物,正以纳米级的精度缓慢生长,她下意识调出祖父笔记中的星图投影,惊觉纹路走向与仙女座星系中心的脉冲星阵列完美重合。

三年前在青海湖畔,她曾用射电望远镜捕捉到相同频率的脉冲信号,当时以为是宇宙射线干扰,现在看来却是某种加密信息。

林修远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却异常清晰:"

物质波干涉实验出现异常,概率云呈现正弦曲线。

"

他身后的监测屏突然爆闪,量子态模拟图上,两个纠缠粒子被一团紫色光晕包裹,"

延迟时间o3秒,过光传递极限。

"

这句话如重锤击中周念真的太阳穴,她想起祖父笔记里的潦草批注:"

当量子纠缠突破光锥限制,时间将失去箭头。

"

培养皿中的铷原子云突然凝结成钟摆形态,黄铜怀表的齿轮虚影在原子雾中若隐若现。

周念真的手指不受控制地抚上存储器侧面的凹槽,那是按照祖父指纹纹路定制的生物识别装置。

当指尖嵌入的瞬间,整个实验室的灯光骤然熄灭,全息屏投射出1937年12月的南京城影像——炮火纷飞中,年轻的祖父正在地下室组装一台铜制仪器,桌面摊开的图纸上,赫然画着与林修远手中晶体identica1的六芒星结构。

"

第七次观测,粒子对同步率1oo,时间差Δt=ooo12秒。

"

她对着黑暗中的录音笔低语,声音里带着越科学的颤栗,"

这不是量子纠缠,是时间折叠。

两个粒子根本不在同一个时间线,它们在四维空间里尾相接,就像"

她顿住了,目光落在腕表的逆时针秒针上,"

就像莫比乌斯环上的两只蚂蚁,以为在向前爬行,其实早已回到。

"

远处传来量子对撞机的轰鸣,仿佛是宇宙在深处的低语。

周念真意识到,祖父用了一辈子在时间的褶皱里缝补线索:机械钟摆是时间锚点,铷原子云是量子存储器,而她此刻正在进行的实验,不过是激活半个世纪前就已设定好的程序。

当第七十二次贝尔不等式验证突破经典物理边界时,她终于读懂了老人最后的遗言——时间不是线性的河流,而是纠缠的量子态,所有的过去与未来,都在某个奇点处同时生。

晶体纹路在全息屏上延展成三维星图,每一个光点都对应着祖父笔记里的时间坐标。

周念真伸出手,指尖穿过光子构成的星芒,突然感受到无数个平行时空的震颤——在某个时空里,林修远正在冰封星球的冰层下现更多晶体;在另一个时空里,陈哲宇的后裔正对着金字塔的星象仪屏住呼吸;而在最核心的时空里,1937年的祖父正将最后一块晶体嵌入铜制仪器,钟摆开始摆动的瞬间,所有时空的量子态同时坍缩,形成一个贯穿百年的量子纠缠网络。

监测仪突然恢复平静,波形图回归标准正弦曲线,但培养皿底部多了一滴水珠——不是冷凝水,而是呈现完美的球形,悬浮在量子场中静止不动。

周念真凑近观察,现水珠内部倒映着实验室的景象,却比现实晚了ooo12秒。

这是时间的眼泪,她想,是两个时空在量子层面擦肩而过时留下的涟漪。

当第一缕晨光穿过实验室的百叶窗,周念真看见自己的影子与祖父的影像重叠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