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3 / 4)

,我带你见见各司的主事。”

两人走出房间,先来到度支司。

司内正有十几名官员在忙碌,有的在算盘声中核算账目,有的在灯下整理文书,还有的围在桌前低声讨论着什么。

“诸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新任户部侍郎沈隽意沈大人。“陆晨阳朗声说道。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见过沈侍郎。”

“诸位同僚不必多礼,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沈隽意一一回礼,态度谦和。

度支司主事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名叫钱明德,身材略显富态,手指圆润,眼神却精明锐利。

他上前拱手:“下官钱明德,负责度支司事务。侍郎若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尽管开口。”

“好,我想先了解一下朝廷目前的财政状况。”沈隽意开门见山,没有绕弯子。

钱明德脸色微变,看了看陆晨阳,见尚书点头示意,才说道:“侍郎请坐,容下官详细汇报。”

几人在一旁的八仙桌前坐下,钱明德打开一本厚厚的账册,纸页边缘已有些磨损:“目前国库收入主要来源于田赋、盐税、茶税、商税等。今年截至目前,总收入约八百万两银子。”

“支出呢?”沈隽意追问,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

“支出方面……”钱明德翻了翻账册,声音低了几分,“军费开支最大,约占四成,官员俸禄及各衙门开销约占两成,水利、道路等基建约占一成五,其余杂项支出约占一成五。”

沈隽意快速心算:“这样算下来,几乎没有结余?”

“确实如此。”钱明德苦笑一声,“有时候甚至会入不敷出,需要动用历年积蓄填补空缺。”

陆晨阳在旁边补充:“这还是太平年景。若遇天灾人祸,情况会更加紧张。去年南方水患,光赈灾就花了五十万两银子,几乎掏空了半库存银。”

沈隽意皱眉沉思。这财政状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峻。

作为曾接触过现代财政理念的人,他深知财政健康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各项收入中,有没有增长的空间?”他问道。

钱明德想了想:“田赋基本固定,除非大规模开垦新田。盐税倒是有些潜力,但需整顿盐政,难度不小。商税方面,近年来商业发展不错,但税收制度亟待完善。”

“税收制度有什么问题?”

“主要是征收不规范,各地标准不一,且漏税情况严重。”钱明德如实回答,“有些商户勾结官吏,虚报营业额,每年流失的税款不在少数。”

沈隽意点头,又问了些具体问题,对户部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随后,陆晨阳又带他参观了其他各司。

在金部司,沈隽意了解到货币铸造的情况。

目前朝廷主要使用银两和铜钱,但市面上私铸假币屡禁不止,劣质铜钱泛滥,严重影响了货币信用。

在仓部司,主事汇报了各地粮仓的储备情况。

全国粮仓储备大约能维持半年,但分布极不均衡,江南地区储备充足,西北却严重不足,一旦遇灾,调运困难。

户部司负责户籍和赋税征收,这里的工作最为繁重。

沈隽意看到堆积如山的户籍册,官员们正逐页核对各地上报的数据,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纸张的陈旧气息。

比部司相当于现代的审计部门,负责审核各部门开支,这里的官员个个都是精于算计的能手,账册上的每一笔数字都要反复核验。

土田司管理全国田亩登记和土地买卖,卷宗堆积到了房梁,官员们正用朱笔在田契上批注核对。

一圈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