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隽意也是低声回道:“咱们也是小榆的亲人嘛!”
正当两人低声交谈时,厅外突然响起清脆的锣鼓声,欢快的笙箫之音随之流淌开来。
满座宾客顿时安静,齐齐将目光投向厅门。
“吉时已到,认亲仪式正式开始!”管家萧忠立于大厅中央,高声宣布。
随着锣鼓声愈发激昂,一队身影缓步而入。
为首的是萧家族长萧元丰,身着墨蓝色锦袍,双手捧着萧氏家谱。
其后跟着数位德高望重的族老,手中分别持着香烛。
队伍末尾,沈桑榆身着粉色素锦襦裙,发髻高挽,珍珠步摇随着步伐轻晃,清秀的面容上还带着孩童的稚气。
沈桑榆踏入殿内,目光下意识地搜寻,很快便与姜映梨对视。
两人眼中皆闪过欣喜,碍于场合庄重,她仅微微颔首示意,便跟随萧元丰行至大厅中央。
萧元丰环视满座宾客,声如洪钟:“今日萧家高朋满座,共襄盛事。吾侄疏隐欲认沈桑榆为义妹,录入族谱。今日以族谱为证、宾客为凭,此事既成,天下共知!”
话音刚落,四位年长族老高举红烛,朝四方行礼。
烛火摇曳间,似是萧家四方先祖皆在见证,认亲之约就此敲定。
沈桑榆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声音清亮:“桑榆见过诸位长辈。承蒙萧家垂青,得以入门。日后定当恪守族规家训,不辱萧门荣光,孝敬长辈,和睦同族。”
这番话条理清晰、仪态大方,显然经过精心准备。
萧疏隐站在一旁,眼中闪过满意的神色。
萧元丰微微颔首,转向萧疏隐:“疏隐,依族规,认亲者需先至祠堂,为新族人点燃长明灯。”
萧疏隐点头,看向沈桑榆:“走吧。”
沈桑榆紧跟其后,在萧元丰的带领下穿过正厅,向后院走去。
众宾客也纷纷起身,自发组成队伍,浩浩荡荡地跟随。
萧家祠堂庄严肃穆,红漆大门半掩,门前石狮昂首而立,似在守护这方先祖安息之所。
门楣上“萧氏宗祠”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尽显百年世家底蕴。
推开祠堂大门,浓郁的香火气息扑面而来。
殿内,先祖灵位整齐排列,正中央高台上供奉着萧家始祖牌位,香炉中香灰堆积如山,足见平日祭祀从不间断。
萧疏隐引着沈桑榆缓步上前,从案上取过一支红烛,郑重点燃,插入高台烛台。
火苗“腾”地窜起,映得二人面容染上暖光。
“桑榆,这支蜡烛点燃,便意味着你正式成为萧家一员。”萧疏隐语气庄重,“此后,你的长明灯将与萧家历代子嗣一同,护佑家族血脉永续。”
沈桑榆望着跳动的烛火,眼眶微湿,恭恭敬敬地向先祖牌位磕了三个响头:“桑榆定遵萧家家训,不负先祖荣光!”
祠堂仪式结束,众人返回正厅。
雕花红木案几上,萧氏族谱已然展开。
上好宣纸装订的族谱,封面烫金的“萧氏族谱”四字庄严肃穆。
萧元丰提笔,在空白处工整写下“萧桑榆”三字,笔锋苍劲有力:“自今日起,萧桑榆入萧氏族谱,为安襄侯萧疏隐之妹,萧家嫡亲血脉。萧家上下,当以亲族相待!”
沈桑榆神色肃穆,向萧元丰深深行礼:“桑榆定不负族长厚望!”
萧元丰合上族谱,掌心轻抚封面,语重心长道:“桑榆,萧家有三训:一曰忠,忠于朝廷,心系家国。二曰孝,孝敬双亲,敬重长辈。三曰仁,待人以诚,处世以义。萧家世代为侯,却从无骄奢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