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映梨买了些厚饼子,有些类似于馕,但没那么大。
冷了后奇硬无比,需得加热烤软,或者是泡在热水里,泡得软软呼呼的,就跟烂粥一般,很是饱腹。
还有就是大馒头,吃法是相同的。
这是大多数人出行会用的饱腹法子。
还有个就是熟豆粉,是用各种豆子磨碎成粉末后,混和着面粉加糖和盐炒熟,就着热水泡开。
这还是上次在军中发现的。
不过行军没有那么方便,多数是直接抓一把塞在嘴里,强行咽下去,以此来补充体力的。
姜映梨觉得泡开的质地有些像是芝麻糊,她还挺喜欢的,就打算买些回去,路上可以换着口味吃。
至于饮用水这方面的问题,她倒是不担心,她空间里有过滤片,到时候过滤完,就能煮开喝了。
倒也不必担心拉肚子的问题。
衣服这些就更不用担心,都是齐全的。
住一路有驿站就住驿站,没有住野外就扎帐篷,这些萧疏隐都会安排好。
所以,姜映梨就只考虑吃的问题。
考虑到宁老太太喜欢吃甜食,路途长远,她还去买了点耐存放的糕点和蜜饯枣干。
这些也可以用来补充暂时的体力。
她大包小包的回来时,就看到家门口站着的熟悉身影。
对方看到她,眼眸一亮,忙迎了上来,“姜大夫,您可算是回来了!”
姜映梨一怔,笑道:“碧悠姐姐,你怎么来了?快请进来。”
她边说,边让给她提东西的伙计把东西送进去,又给了铜板当犒劳,招呼着碧悠进屋坐。
碧悠也不是一个人来的,她身后有两个粗壮的婆子抬着一抬小箱笼。
她进屋后,就拉着姜映梨道:“姜大夫,我家小姐得知你要京都了,这可不,就托我来一趟,一来看看您有什么帮的上忙的,二来是想拖您给京都的娘家送些东西。”
“我家小姐自从嫁过来后,一直都得空回去,现在又生了孩子,元气大伤,小少爷又小,更是挪动不得。”
“但我家小姐又想念家中老爷太太,就想拖您帮忙……”
姜映梨笑道:“秋姐姐客气了。我自当送到的!”
得了准话,碧悠松了口气,又道:“我家小姐说,若是您进京后,暂时没出落脚,可先去我们秋家。”
“这是我家小姐写给夫人老爷的信,劳烦您转送。”
“谢谢。”姜映梨接过。
不过,住宿方面,她还真不打算去任何人家。
她特地把所有的钱财都给带上了,若是沈隽意考中,要是留作京官,那她就在京都买处小宅子。
实在不行,那她就租一处。
反正,宁老太太跟着她们,总是不能把人送去旁人家,要是被认出来了,后患无穷。
当然,这些话,姜映梨自是不会对碧悠说。
但这片心意,她还是记下了。
见姜映梨没拒绝,碧悠也自觉办成了大事,又道:“姜大夫要是对京都有什么不懂之处,可以问我的。”
“我虽然离京多年,但对京都的一些事儿,略知的地方,定是知无不言的。
”
这方面姜映梨还真有些,她连忙捡了一些问题问。
碧悠也是一一回答。
很快时间也不早了,碧悠就起身告辞了。
姜映梨将人送到门口。
碧悠是秋初宜身边的大丫鬟,从小一起长到大的情分,她特地把碧悠喊来,显然也是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