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年轻的财神爷
申时二刻,大约下午三点半左右,
夏日的炎热还未散去,光芒从炽白色变成了暖色,洋洋洒洒铺在皇城御道上。
遥望两边墙壁,空气都有几分扭曲。
陆云逸跟着大太监走入皇宫,
地上青石板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整个皇宫都弥漫着一种沉重氛围。
与上次前来不同,这次的禁军更多了,
就算是广场上,也有军卒身披甲胄,静静站立。
不多时,二人来到了武英殿,门口值守的武定侯郭英同样身披甲胄。
他手中拿着一把大蒲扇,正在用力扇着,
但也挡不住额间缓缓流下的热汗。
见到陆云逸来了,
郭英马上停住手中动作,仔仔细细上上下下打量着他,仿佛见了鬼。
陆云逸神情古怪,拱了拱手:
“侯爷,为何这般看下官”
郭英回过神,笑着摇了摇头,声音洪亮:
“头回见到这么年轻的财神爷,多看两眼。”
陆云逸哑然失笑,跟着大太监进入武英殿。
扑面而来的凉气让人心情愉悦,
殿中弥漫的淡淡檀香清目提神,自有一股舒适感萦绕。
他发现,殿中的气氛相较以往多了几分轻松,
就连宫女太监的神情都放松了许多。
果不其然,走到下首,
陆云逸一眼就看到了上首笑吟吟的朱元璋,虽然笑意很浅,
但比起往日嘴角下压的凝重,已经好了太多。
“臣陆云逸拜见陛下。”
听到动静,朱元璋将视线从文书上抬起来,看向下方,
嘴角笑容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勾起的弧度越来越大,只是转瞬即逝。
但身旁的大太监敢肯定,自己没有看错,
陛下这是打心底里高兴了。
“左军都督府上了封奏疏,说是要以北平为核心重修官道,你怎么看”
陆云逸一愣,随即释然。
都督府的诸位大人对人情世故拿捏得恰到好处,他正琢磨着何时上奏提及此事,竟有人已代为操劳。
沉吟片刻,陆云逸快速在脑海中组织语言,沉声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为何”
“臣以为,朝廷钱财但凡用在军事与民生上,即便费再多也划算。
而重修官道,无论对北方经济民生,还是对军事部署,都大有裨益。”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落回文书,淡淡道:
“铺设这样的道路,费颇多,
单是从北平修到河南、山西,就要耗费将近百万两。”
“陛下,臣在大宁修建通往山海关的道路,共八百里长,总计费不过三十万两。
从北平修到陕西、河南,用不了百万两。”
“呵呵.”
朱元璋嗤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修路,与在关中富庶之地修路,费的银子能一样吗
沿途上下各级官府何止上百,牵扯官员数千、百姓万万,
若是喂不饱他们,你这路能修得成”
陆云逸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连忙躬身:
“臣愚钝,经陛下点醒才恍然惊觉,关内与关外不可同日而语。”
见他这般模样,朱元璋突然没了兴致,摆了摆手: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