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六元及第
翌日清晨,
应天的晨光还带着几分凉意。
皇城外,青石铺就的御道两侧已站满了人。
今日是极为特殊的日子,殿试!
皇城禁军身穿银白色甲胄,腰佩长刀,目光如炬地看着每一个往来者。
即便是参加殿试的考生,也需经过三次查验腰牌、核对名册,才许踏入宫门。
往日因宫禁紧张而弥漫的肃杀之气,今日被一层庄重取代。
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墨香与纸页气息。
考生们身着青色儒衫,背着小小的书箱,鱼贯而入。
多数人面带紧张,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摆。
唯有走在中间的一人,身姿挺拔,神色平静,与周遭的躁动格格不入。
许观!
从童生、秀才、举人,到会试的会元,他已连夺五元。
今日若能在殿试拔得头筹,便是有史以来头一个连中六元的奇才。
“那就是许观吧
听说他一路考过来,就没输过!”
“去年会试,刘学士亲自判的卷,说他的策论有经世之才,非腐儒可比!”
“嘘!小声点,进了奉天殿,可别乱说话!”
细碎的议论声在考生中蔓延,目光纷纷落在许观身上。
他却似未闻未见,只稳步向前,目光掠过奉天殿的鸱吻飞檐。
琉璃瓦在晨光下泛着明黄光泽。
殿门前的铜狮威严矗立,让人心生敬畏。
辰时整,钟声自钟楼响起,浑厚的声响传遍皇城。
考生们连忙在丹陛下站定,躬身等候。
不多时,明黄的仪仗从殿后而来,
朱元璋身着衮龙袍,头戴翼善冠,在一众公侯大臣的簇拥下,缓步走上奉天殿月台。
他面色依旧带着几分沉郁,
但眼底的疲惫淡了些,
今日是殿试,关乎大明选材,容不得半分懈怠。
“陛下驾到!”
太监拉长了声音,殿内外瞬间鸦雀无声。
朱元璋走上龙椅,目光扫过阶下的考生,缓缓开口:
“今日殿试,不问诗赋,只论实务。
朕自开国以来,北境未宁,鞑靼、瓦剌窥伺,高丽时有异动。
尔等皆是天下英才,当为朕谋,
如何守好大明疆土,让百姓安居乐业,使边境无虞”
话音落下,礼部官员上前引着诸位考生进入大殿,依次落座。
许观走在最前方,
他的座位在靠前位置,还不等坐下,他就看到了桌上一张透着书香的宣纸。
想必这就是今日的考题了。
许观没有如其他考生一般毛毛躁躁地去翻看文书,
而是正襟危坐,缓缓调节呼吸。
马上要到五月了,应天也变得尤为暖和,从住所走到奉天殿,还是有些疲惫。
一众考生准备之际,
明太祖朱元璋踱步走上龙椅,慢慢坐下,轻轻挥手。
这时,一旁早已等候的大太监上前一步,努力将声音变得轻缓:
“诸位文曲星,可以开始了。”
直到这时,许观才抬起双手,将宣纸打开,看向考题。
[昔列圣之相继,大一统而驭宇,立纲陈纪,礼乐昭明,当垂衣以治,何自弗宁
少壮尽行,内骚华夏,外戍八荒。
牝马胎驹于行伍,旌旗连岁于边陲,此果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