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而她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互联网上‘身份认同、物以类聚’的描写。
张澍新认为现代大都市里,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以坦诚相对,一些私密的情绪积蓄久了,既需要找地方宣泄,也需要寻找认同感。
而互联网恰恰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像是现在的情感热线。”
张澍新侃侃而谈:“如果能把情感热线搬到互联网上,那就能同时让更多的人同时进行交流,而且初期受限于成本,能接触到的基本都是高级知识份子和富裕人群。
这些人天然就是最优质的客户,不管是依托情感热线进行收费服务,还是通过互联网整合现实里的资源,都有着很大的潜力。
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我相信你肯定也对互联网感兴趣,所以我希望你能加入我的公司,并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和我一起创立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
别说,她悟出的这个情感赛道,听着确实比较靠谱。
面对张澍新的邀约,张延笑道:“张总,您可能对我这个人还不是很了解,其实我目前也正经营着几家公司,规模并不比你的策划公司小,而且还在迅速扩张当中。”
张澍新明显没料到会有这一出。
她本来以为张延这么年轻,能成为畅销作家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哪里猜得到‘作家’只是张延最不起眼的身份。
不过她很快就反应过来,笑道:“那咱们岂不是有更大的合作空间了?”
张延迟疑片刻,反问:“能不能透露一下,您准备给这个公司起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