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朝生暮死,生生不息(3 / 7)

氮能力,它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能利用的氨态氮,提供基础肥力。”

    “最主要的是这东西抗造,干旱的时候脱水休眠,遇水快速复苏,跟三体人似的,不用驯化就能适应沙漠条件。”

    “繁殖也快,长得也快,只需要少量的水,少量的营养物质,就能培养,便宜又简单。”

    “一个10到15公分深,1500平米的大池子,每天能收一到两吨,注意是每天。”

    “施放也省事,晒干了揉碎了随便撒就对了,一两个月就能形成结皮,比自然条件下快二十倍。”

    王绍鹏聊起来就来劲了,当当当滔滔不绝。

    骆一航扭头看着他,“呦,可以啊,没少做功课。”

    王绍鹏回望着骆一航,骄傲道:“再怎么说我也是杜教授的学生,虽然学的不咋样吧,连亲传……外门弟子都没混上,顶多算记名弟子。但老爷子研究了一辈子土壤,这点基础东西我必须知道啊。”

    对咯,他也是杜景教授的学生,管齐若木叫二师兄,管文英叫大师姐的,混的时间长了都忘了。

    杜教授也是可怜,桃李满天下,传他衣钵的没有几个。

    大弟子搞育种了,名气比杜教授还大。

    二弟子搞肥料了,即便现在在弄盐碱地改良,但那也属于综合学科,根子在蚯蚓粪上,还是肥料。

    小徒弟原本是最有希望继承衣钵的,但被师兄师姐支使着到处跑,知识都快学杂了。

    就连王绍鹏这个学的不咋样的,现在也改行当了商人。

    也不知道杜教授是高兴呢,高兴呢,还是高兴呢。

    回头他再被人介绍的时候,是介绍说“这位是育种4.0技术开创者文英院士的老师。”

    还是“这位是上覆下改控盐培肥技术发明人齐若木院士的老师。”

    或者“这位是市值超千亿农盛集团总经理王绍鹏的老师。”

    文英和齐若木不出意外的话肯定能评院士,农盛集团也肯定能超千亿。

    一门三院士,杜教授出门得横着走。

    但如果,学生比杜教授先评了院士,那就有意思了……

    很有可能,文英在入职清音农业的时候就已经是杰青,并入选了万人计划,35岁以下“青年拔尖人才”,距离院士只差一步。

    杜教授现在也不过是候补院士。

    听听,用的“不过”,脸得多大。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