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视频,或者说Vlog,至此结束。
网友们从出现黑眼圈猪头的时候就知道了猫猫头的两万头猪,至少是一部分,送去了哪里。
而看到结尾后,却被仪式吸引走了注意力。
这是场仪式吧。
评论区置顶里写着呢。
当消防员成功完成重大险情救援任务(如扑灭火灾、解救受困群众),且实现“零伤亡”(群众与自身均无伤亡)时,大队会举行内部庆祝仪式。
仪式过程是全队所有成员在午餐时排队,大队长与指导员当众宣读英雄事迹,全队每人将自己饭盆中最好的一块肉夹给任务英雄,直至对方饭盆堆成“肉山“。
这一仪式已经延续二十年,是西乡消防救援大队对“完美救援“的最高礼赞。
该仪式以“零伤亡“为硬性标准,彰显消防员对群众生命与自身安全的同等珍视。每一次夹肉,都是在歌颂:英雄的价值不仅是冲锋陷阵,更是平安归来。
肉非珍馐,却凝结着战友最质朴的敬意。无需勋章绶带,一碗“百家肉“即是最高勋章——它象征队伍对专业素养的追求,更传递同袍间“你护百姓,我护你“的生死承诺。
红妈妈二十载如一日,以自家猪肉滋补队员,将消防员唤作“娃子“。她与仪式的交融,揭示了救援事业背后的全民守护链:群众哺育消防员,消防员反哺群众,形成生生不息的勇气循环。
仪式扎根于食堂这一生活场景,提醒世人:伟大出自平凡。消防员的荣耀不仅在火场,更在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一顿顿饱含期许的饭菜中淬炼而成。
这是一座无言的丰碑,镌刻“零伤亡“的职业信仰;这是一条坚韧的纽带,连起铁血男儿与烟火人间;这是一捧希望的火种,证明当使命与温情相遇,英雄的故事便有了最温暖的注脚。
肉山终会吃尽,但精神永不散席——它时刻告诫后来者:每一次出征,都要带着全队的牵挂,去护众生周全,更带自己回家。
看完这篇评论,网友们一律无言。
该说的想说的都被他说完了。
而且说得比自己想的还全面。
“英雄的价值不仅是冲锋陷阵,更是平安归来”,说得多好啊。
而写这篇评论的人了解的这么清楚,总结的如此全面。
肯定也是位消防员吧。
没错,他的名字叫徐金魁。
直接拿本名做的网名。